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8期
编号:12861531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8期
     1.3 观察指标[4]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1.4 疗效判定

    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肌力恢复为4级或以上,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病残程度为0级,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大幅度改善,肌力恢复至2级或以上,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50%~89%,病残程度为1~3级,视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视为无效。

    SDS[5]得分为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SAS焦虑量表[6]中,如测评分高于50分,则判定为焦虑症,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情况越严重。

    采用国际通用QLQ-C30生存质量核心量表[7](欧洲癌症和治疗组织编制)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量表共含有30个条目,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5个功能量表(疼痛、疲乏、恶心和呕吐)3个症状量表(失眠、便秘、腹泻、呼吸困难、食欲减退)6个单项测量条目、1个总体健康状况量表和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所有评分均转换成百分制,评分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