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7期
编号:12861602
我院2012~2014年血脂调节药的使用状况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7期
     3 讨论

    血脂调节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为主的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减少胆固醇吸收的药物及胆酸螯合物(阴离子交换树脂)等;另一类是以降低三酰甘油为主的降脂药物,如苯氧芳酸衍生物(贝特类)、烟酸衍生物等。此外还有作用效果较好的中成药,如血脂康、脂必妥等。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具有每天只需服药一次的服用次数少且疗效好、应用广、副作用小且短暂、依从性好等优点,已成为治疗高脂血症的一线药物[4],他汀类药物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降血脂药,这类药的作用机制是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特异拮抗,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同时还可通过增加合成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促进LDL的加速代谢,使LDL在血浆中的含量降低,其中阿托伐他汀是他汀类中降低LDL作用最强的一种[5],它的降脂范围广而强,无需联用其他降脂药,单独治疗即可有效;辛伐他汀是人工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它不但具有显著降低血胆固醇和LDL胆固醇的水平[6],还能有效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poAⅠ)水平,此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功能外,还具有逆转颈动脉的内中膜增厚,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稳定粥样硬化斑块[7],改善血管内膜功能,抗血栓形成、抗炎、抗阿尔茨海默病和预防骨折等作用,且本研究数据也体现了我院他汀类药在降脂及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