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25期
编号:12585843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5例临床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5期
     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变部位在气管到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异性蛋白使MP黏附在呼吸道上皮,导致纤毛功能障碍;气管壁及细支气管壁可有水肿、溃疡形成;支气管周围的单核细胞浸润,可扩展到血管及淋巴管周围的间质;严重者可有肺泡上皮剥脱和气道内黏液栓形成[10]。上述病理改变提示MP感染既可累及大小气道,也可累及间质和肺泡腔,因此MPP患儿常有发热和剧烈咳嗽,肺部查体也可闻及哮鸣音。本病发热的热型不定,多数患儿起病体温>38.0℃,本研究中高热患儿达55.29%,可持续1~3周。病初为刺激性咳嗽,而后为顽固性剧烈咳嗽,咳痰。有研究显示[11],排痰性咳嗽对MP感染的诊断具有意义。本研究中,较大年龄儿童的MPP临床症状较5岁以下儿童严重,表现为病程长(最长1个月)、持续性高热(最长发热26 d)、以夜间为主的顽固而剧烈的刺激性干咳,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听诊多为双肺呼吸音粗,少数病例可闻及干鸣音),X线胸片显示多为一侧改变(多见于右肺下野),部分合并胸膜反应、胸腔积液(本组中伴胸膜反应和胸腔积液者均为5岁以上儿童),肺外症状相对较多,这可能与学龄儿童免疫系统功能日趋完善、免疫反应较强烈有关。婴幼儿常伴有喘息、气促、痰鸣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