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2588095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24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本院行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后确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30例。高剂量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9~76岁,平均(56.7±2.5)岁,病程1~3年,平均(1.7±0.4)年。疾病类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稳定型心绞痛10例,心肌梗死8例。低剂量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78岁,平均(59.5±3.1)岁,病程2~4年,平均(3.2±0.5)年。疾病类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稳定型心绞痛12例,心肌梗死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检查与基础内科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设计治疗方案,选择性给予患者基础内科治疗(抗血小板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对于合并并发症的患者则应采取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用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并促进其预后康复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