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590028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式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22期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殊评估,如Frankel分级为A~E级,分析此分级,假设A~E级为数字1~5,进行数据统计及假设分析;性别设定男为1、女为2进行数据统计及假设分析。

    2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2.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颈前路手术患者中3例术中硬膜破损,无喉返神经损伤、食道瘘、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固定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15例生理曲度变直或反曲的均有不同程度的曲度恢复,内固定物无松动及断裂。后路手术患者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X线片显示无再次关门现象,植骨内固定术后手术节段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6例患者主诉较明显的颈项部酸痛不适。

    2.1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的比较

    颈后路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多于颈前路组(P<0.05)(表3)。

    2.2 两组内固定费用的比较

    颈前路组的内固定费用为(19 628.05±6754.05)元,颈后路组为(28 826.91±7949.87)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

    2.3 两组术前术后(末次随访)颈髓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颈前、后路组术前术后的Frankel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0061)(表4);颈前、后路组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 0.0061)(表5)。

    3 讨论

    3.1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发病机制

    对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病因及损伤机制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7-9]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