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5期
编号:12603339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5期
     3 讨论

    3.1 PVP的应用及技术原理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1984年Galibert等[16]在法国首次应用PVP并获得成功,PVP的方法是在影像设备监视下,经皮穿刺,将一定内径的套管针通过椎弓根或根外刺入椎体,并注入骨水泥。它的主要技术原理如下:①骨水泥聚合时产热使椎体痛觉神经末梢坏死;②加强椎体强度,增加椎体微骨折的稳定性;③单体的毒性作用,也能减轻疼痛;④手术恢复了受损椎体的高度,从而减轻了压缩骨折所致的椎体高度减少,椎间关节不稳及椎间孔变小所导致的椎旁及腰骶部疼痛。与传统非手术治疗相比其具有以下技术创新:①镇痛效果好,起效快,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痛苦,恢复正常生活;②可增强压缩椎体的坚硬度和脊柱稳定性;③手术创伤小,局麻下操作,属于微创手术;④穿刺简单,易掌握。因其以上技术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骨质疏松压缩椎体骨折治疗的新方法[17]。

    3.2 PVP治疗OVCFs的有效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PVP可快速缓解疼痛,降低VAS疼痛评分,早期及长期镇痛效果均优于非手术组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