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604459
孕期营养及孕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4期
     1.2.2 观察组 ①健康教育:对本组所有孕妇及其家属采用大课堂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并在孕妇怀孕早(8~14周)、中(24~28周)、晚(32~34周)期分别对其机体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告知孕妇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对孕妇本身及胎儿的危害,使其了解适当摄入机体运转所需营养的重要性,使孕妇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到孕期营养管理的工作中来。②个体化营养指导:所有孕妇在参与营养咨询时,最好由家属陪同,便于对孕妇的日常饮食进行记录,将孕妇参与咨询前3 d的正常饮食食谱交给专门负责的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将其食谱交给相关负责人,由专人采用上海营养学会所研发的智能系统对孕妇的饮食结构及营养状况进行分析,便于对孕妇的日常饮食进行相应指导。为孕妇制定出最佳的食谱,指导孕妇及其家属将食谱所推荐的食物合理安排到日常膳食中,在此过程中由专人对孕妇的日常饮食进行安排、指导。对孕妇的疑问,护理人员必须耐心解答,对孕妇的饮食检测报告进行解读,便于让孕妇对自己的日常营养需求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提高其配合度。③营养管理内容:对孕妇的日常营养状况进行管理时,由专职人员按照相关要求将孕妇的姓名、孕周、年龄、身高、3 d正常饮食食谱、体重及营养软件所检测到的孕妇机体营养状况分析报告录入电脑。营养状况分析报告的内容主要包含营养元素来源、营养摄入情况(定性分析结论)、日常膳食构成表、营养摄入量在推荐营养中所占比例、体重评价、推荐食谱及改善后的食物清单与不同孕周的膳食指导情况。待上述数据录入完成后,由专职护理人员向孕妇解读营养检测报告,告知孕妇及其家属如何将孕妇每日所需营养物质合理分配到日常饮食中。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孕妇的生殖道感染、产后出血、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两组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以及早产儿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生殖道感染、产后出血、妊娠并发症及剖宫产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2.2 两组婴儿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及早产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婴儿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孕妇血糖水平的比较

    两组孕妇在管理前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孕妇血糖水平的比较(mmol/L,x±s)

    3 讨论

    妊娠作为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其过程较为复杂,孕妇在妊娠期间不仅要摄入自身机体运转所需的营养,还必须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因此,孕妇在妊娠期间必须摄入足够的能量及营养物质[6]。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证实[7-9],孕妇在妊娠期间,对其所需的营养成分一定要合理配置,根据实际需求摄入,营养摄入量过少可能出现低体重儿,营养摄入过多可能出现巨大儿、孕期高血压、孕期糖尿病及孕期肥胖等。有研究资料指出[10],孕妇的能量供给主要来自糖类、蛋白质及脂肪,其中糖类占65%左右,蛋白质占12%左右,脂肪占25%左右。

    目前,大部分孕妇及其家属认为孕期营养管理就是补充营养,且补充的越多越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孕妇糖尿病的概率,提高了巨大儿的出生率[11-13]。为降低孕期营养不良对妊娠结局造成负面影响,对孕妇的营养摄入情况进行科学指导,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营养评价模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根据孕妇的孕周、体质、潜在疾病等具体情况对其营养摄入进行指导,为其提供最佳的营养搭配方式及摄入方式,确保每位孕妇均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营养方案[14-15]。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巨大儿出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导致观察组孕妇分娩出巨大儿的主要原因为:孕妇在参与孕期营养管理时,未能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安排膳食,自觉营养摄入不够,擅自增减营养物质摄入量。本研究显示,通过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日常营养摄入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观察组孕妇的血糖水平基本处于正常范围,解除了糖尿病对妊娠结局潜在的不良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孕妇及婴儿的结局均优于对照组,但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与母体体质及胎儿的生长环境、胎位及分娩等情况有关。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进行临床处理时,对其他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进行适当处理,便于有效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吴薇.孕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妊娠结局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4):435-436.

    [2] 林莉莉.孕期营养管理对预防巨大儿的效果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5):491-494.

    [3] 周秀春,邵冰心,赵坚红.孕期营养指导管理模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2):46-47.

    [4] 李小敏.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073-3075.

    [5] 谢琰.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与妊娠期结局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6):3003-3004.

    [6] 杨玲.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重管理的临床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3):49-51.

    [7] 龚慧,吴仕元,康昭海,等.个体化的健康评估及营养管理在围生期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9):51-52,55.

    [8] 王志萍,沈爱琴,陈建钦.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体重及医学营养管理的几点体会[J].海峡药学,2013,25(12):222-223.

    [9] 刘婕.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体重、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2):649-650.

    [10] 陈春霞,赵荣.孕期体重增长管理的相关研究[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9):128.

    [11] 黄书香.个体化的健康评价及营养管理在围产期的临床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9):13-14.

    [12] 罗小东,董晓静,胥敏.个体化营养治疗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肝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22(5):344-348.

    [13] 钟利若,夏正杰,张立军,等.孕期营养个体化供给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状况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3):1014-1015,1019.

    [14] 周燕.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营养与健康指导[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67.

    [15] 于江荣,许现娣,孙伟宏,等.个性化饮食处方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203-1204.

    (收稿日期:2015-01-30 本文编辑:王红双) (陈楚燕)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