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562189
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4期
     2 结果

    300例患者行结直肠息肉摘除术,摘除371颗息肉,13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出血发生率为4.33%。

    2.1 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发现,出血患者和未出血患者的性别、高血压、息肉大小和息肉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的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息肉大小和息肉形态与出血并不是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仅有高血压病史是导致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2)。

    3 讨论

    有研究[3]指出,术后出血是内镜下结直肠摘除术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保持在3.3%~7.4%。本研究中,300例患者行结直肠息肉摘除术,摘除371颗息肉,13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出血发生率为4.33%。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数据相比,处于较高水平[4-5],这可能是与本研究中黏膜剥离切除术和黏膜整片切除术使用率较高有关。许炳华等[6]的研究指出,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整片切除术相比于其他技术操作,难度较高,手术后出血发生率也较高。内镜下息肉摘除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主要方法,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较高的出血发生率对其临床广泛开展造成影响,因此,如何降低息肉摘除术后出血发生率对结直肠息肉患者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笔者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鼻出血情况、饮酒史、息肉的发生部位、结直肠息肉的病理分型、息肉数量、息肉大小、息肉形态、不同症状等15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出血患者和未出血患者的性别、高血压、息肉大小和息肉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是导致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王顼[7]的研究也认为高血压是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摘除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论与其一致。高血压可导致患者血管硬化,弹性降低。内镜下行摘除术后断端血管不能有效收缩,高压血流冲击导致出血发生风险增高,因此在摘除手术前应注意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并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积极进行血压调控,在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本研究中,性别、息肉大小和息肉形态也被认为是可能导致术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指出,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后出血的发生和息肉大小、息肉形态以及操作熟练程度都有关[8-10]。直径较大的息肉蒂内血管较粗,波动性较强,导致钛夹脱落而出血,因此有蒂且直径较大的息肉易发生出血。关于性别对摘除术后出血发生风险的影响,目前的报道倾向于两者间并无明显联系[11-12]。本研究的结果可能与单中心小样本所致的误差有关。

    综上所述,性别、息肉大小和息肉形态是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而高血压是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章亚娣,潘文胜,沈虹,等.内镜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急诊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 21(1):74-78.

    [2] 侯煜,杨艳,杜青,等.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的综合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71-72.

    [3] 刘靖正,周平红,姚礼庆,等.应用金属夹及尼龙绳联合高频电凝治疗结直肠息肉[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56-58.

    [4] 林国辉,陈进忠,张思字,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1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11):868-871.

    [5] Watabe H,Yamaji Y,Okamoto M,et al.Risk assessment for delayed hemorrhagic complication of colonic polypectomy:polyp-related factors and patient-related factors[J].Gastrointest Endosc,2006,64(1):73-78.

    [6] 许炳华,鲍传庆,刘宗良,等.结肠镜联合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1):15-18.

    [7] 王顼.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134-135.

    [8] 李艳萍,李骥,盖小荣,等.结直肠息肉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5):684-688.

    [9] Rutter MD,Nickerson C,Rees CJ,et al.Risk factors for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polypectomy in the English Bowe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me[J].Endoscopy,2014,46(2):90-97.

    [10] 赖晓嵘,沙卫红,林焕建,等.结直肠息肉癌变的内镜下表现、治疗及癌变因素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3):127-129.

    [11] 谭振刚,许海楠,孙旭,等.CT结肠镜诊断结直肠肿瘤和息肉准确性的系统评价[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 18(5):361-366.

    [12] 庄剑辉,李晓波,王美鸿,等.胆囊切除与结直肠息肉相关性的研究[J].胃肠病学,2011,16(8):482-484.

    (收稿日期:2014-12-24 本文编辑:许俊琴) (傅宗光等)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