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27043
国产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国产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和急性胰腺炎治疗积累经验。 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8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4)和观察组(n=93)。对照组给予奥曲肽皮下注射,0.1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脉输注,100 000 U/次,1次/d。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腹胀、腹部压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改善情况及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 vs 77.6%,χ2 =8.06,P=0.007),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3% vs 14.9%,χ2=6.03,P=0.023),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5.4% vs 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5,P=0.497)。 结论 国产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国产奥曲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奥曲肽;乌司他丁;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1(a)-0109-0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据统计[1],其发病率为(4~8)/10万,且研究表明[2-3],22%~30%的患者由于AP病情发展较快、治疗不及时等发展成为重症AP,病情凶险,病死率可高达60%。现代医学对AP进行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胰酶在胰腺组织内被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损伤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是患者发病、病死的主要原因[4],因此,阻断胰酶自身激活、预防和治疗全身炎性反应是治疗AP的重要措施和方向。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其进行治疗,本文以187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和AP治疗积累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87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4)和观察组(n=93),诊断均符合《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制订的AP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确诊。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受试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定期复查;④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进行书面交流。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其他原因引起的肠梗阻、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③合并心、肝、肾、脑、造血、呼吸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④近 1个 月内有创伤、手术、服用药物过敏的患者。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37.5±16.8)岁;发病时间(35.4±7.50)h;胆源性41例,酒精性28例,其他类型25例。观察组男性51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36.9±16.4)岁;发病时间(36.2±7.37)h;胆源性39例,酒精性32例,其他类型2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常规禁食;抗生素抗感染;解痉止痛;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照组给予盐酸奥曲肽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176)皮下注射,0.1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液(常山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367)+ 生理盐水(500 ml)静脉输注2 h,100 000 U/次,1次/d。7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腹胀、腹部压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改善情况及APACHEⅡ评分。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为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血液淀粉酶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为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血液淀粉酶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明显改善,但未达到正常指标;有效为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血液淀粉酶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为症状无改善或者加重;血液淀粉酶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未发生变化或者进一步恶化。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比较两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及APACHEⅡ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的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及APACHEⅡ评分的比较(x±s)

    2.2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06,P=0.002)(表2)。

    表2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χ2=8.06,*P=0.002

    2.3 两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03,P=0.011)(表3)。 (莫雅娴)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