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631322
整体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整体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整体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整体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播;管理模式;防控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b)-0148-03

    呼吸道传播疾病是指病原体、病原菌由患者的鼻腔、口腔、支气管、气管等呼吸道进入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1-3],其传播人群非常广泛,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不易控制。病毒、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传播疾病的主要原因。呼吸道传播疾病常见的类型有水痘、风疹、麻疹、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主要特点表现为较急的发病率、较快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途径、较高的感染性和交叉感染率。医院感染主要指的是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现象和出院之后所发生的感染现象(排除患者在住院前即存在的或者潜伏的感染)[2-4]。呼吸道传播疾病已被广泛关注,它对人类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给卫生健康带来极大隐患。传染性疾病控制人员需要制订规范化的控制预防措施,使用专业化的控制设备,建立防控小组来控制疾病的传播[5-6]。在医疗卫生单位,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急需加强和重视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整体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为18~68岁,平均(40.2±1.6)岁。观察组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43.5±1.20)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制订简单的管理制度;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防护知识宣传;③所有患者安排在隔离区进行隔离;④对病房进行消毒,3次/d;⑤医务人员进出诊疗室、病房时佩戴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等;⑥减少人员走动,以避免传染病的传播。观察组采用整体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制度: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制订可行的管理制度,以发挥最好效果。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对医务人员组织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安全和相关防护知识的了解,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感染意识,落实管理制度。②管理:诊疗呼吸道疾病的工作一般由感染科承担,因此应严格考查基层医院的环境,合理、科学地展开实地整改,尽量满足控制疾病的需求,明确划分专用通道以及分区,保持良好的空气流动和通风效果,同时培养感染科人才,尽可能全面掌握相关知识。③有效的隔离:控制呼吸道传播疾病在院内传染的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尽可能地避免和传染病患者接触[4],因此应该设立相对独立且隔离效果良好的医疗区域来收治疑似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同时要设有专用通道来运送患者、医务人员和污染物,进出病房、与患者交流时要穿隔离衣,佩戴医用口罩;隔离室不可随意进出,非医护人员禁止随意进入隔离室。④工作人员: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做好全方面的防护措施,避免医院感染,要高度重视黏膜保护工作和呼吸道防护工作,根据诊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危险,采取有效措施分级防护;接触被分泌物、血液、体液和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时,需佩戴手套、护目镜、医用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等;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在诊疗室和治疗室要备有消毒剂,指导医生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⑤患者:对患者实行比较严格的、有效的分类管理。呼吸道传播疾病种类繁多,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分类管理,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在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控制措施来降低传染率,将患者的病情和传染范围严格控制在某一程度上,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患者使用过的仪器、医疗器械设备和相应物品要进行严格消毒,不交叉使用;对消毒液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以保障消毒液达到预期的、理想的消毒效果;定期展开各类管道的细菌培养并且准确记录培养结果,对已经出院的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使用过的房间和可能被污染的区域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再次使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种类日渐复杂,各类较严重的传染病广泛流行,已成为比较常见的、高发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7-9]。呼吸道传播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较大危害,也给经济还不够发达、设备还不够完善的基层医院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困难,因此基层医院对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管理尤为重要。加强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病情的治愈率,也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减少或者避免了医疗纠纷,更有效地提升了医院在社会中的形象[10-11]。在传染病爆发阶段,要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来源,减少侵袭性操作,保持良好卫生,严格隔离感染患者,重视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管理和预防,采取有效的、积极的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保证医疗安全。基层医院应用整体管理模式对呼吸道传播疾病进行预防控制效果显著[12],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丁绪,周崇安,李明波.浅析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2):5510-5511.

    [2] 李正兰,李东,罗鹏.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管理及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54-1855.

    [3] 刘坤,曹彬,丁枭伟,等.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23-25.

    [4] 张玲燕,柳庆君,张芸,等.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9):3560-3561.

    [5] 崔兰梅,于海柱,项娜,等.北京市某区医院感染控制及流感大流行应对准备现状调查[J].中国医院管理,2013,30(2):21-22.

    [6] 胡为海.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8):171-172.

    [7] 杨怀,孙兆林,王建怡,等.贵州省首例人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4):1845-1847.

    [8] 杨秀玲.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及管理[J].健康必读,2012,11(7):548.

    [9] 张进发.基层医院对呼吸道传播疾病各环节的管理和预防控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2):388-389.

    [10] 赵艳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7):609-610.

    [11] 李善华,涂明利,刘为舜,等.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勋阳医学院学报,2009,28(3):295-296.

    [12] 曾强,刘忠慧,张文生,等.呼吸道传染病疾控应急装备模块化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3):286-287.

    (收稿日期:2014-10-13 本文编辑:祁海文) (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