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631254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调查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探索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春科技学院869名一、二年级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0.49%,知道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的学生分别为74.22%、82.39%和70.31%,对蚊虫叮咬、握手或共用厕所是否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是31.65%、24.17%。70.20%的学生不想与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接触,92.06%的学生认为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还不够,应扩大宣传覆盖面,以多种形式开展艾滋病宣传活动。 结论 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于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掌握不全面,部分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表现出不宽容或歧视态度。建议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教育。

    [关键词] 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R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b)-0133-03

    在我国,大学生年龄多处在18~24岁,正是性生理和性心理接近成熟,性行为开始活跃的时期[1],对性和周围世界有强烈的探索欲望[2],过度开放的性观念和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3],使大学生人群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增加[4]。这些现象说明,大学生应该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保护好自己。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及对艾滋病患者的相关态度[5],研究大学院校应以哪些方法和形式开展有力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针对这些想法,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10月对长春科技学院一、二年级在校生,开展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方面知识的现场答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长春科技学院一、二年级在校生共869名,其中一年级429名,二年级440名;其中男生486名(55.93%),女生383名(44.07%),男女比例为1.27∶1;年龄17~22岁,平均19.5岁;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5.86%(833/869)。

    1.2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一年级随机抽取8个班,二年级随机抽取8个班,共计抽取16个班级,869名学生实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采取笔答形式。问卷调查由学校学生科和各班辅导员组织。参加问卷调查的班级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于晚18:00时发卷,试卷答题采用闭卷形式,并让学生当场交卷。此次共下发问卷869份。

    2 结果

    2.1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此次问卷共给出13个涉及艾滋病预防方面的问题,总应答题次数11297次,总答对题次数6834次,知晓率为60.49%,全部回答正确的有59名,占6.79%。有645名学生知道性接触传播,占74.22%;有716名学生知道艾滋病可以经血液传播,占82.39%;有611名学生知道母婴传播,占70.31%;有275名学生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占31.65%;有210名学生知道与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握手或共用厕所不会传播艾滋病,占24.17%;有691名学生知道目前没有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占79.52%;有692名学生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占79.63%;有467名学生知道与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一起吃饭不会传播艾滋病,占53.74%;有425名学生知道与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共用注射器会传播艾滋病,占48.91%;有321名学生知道从外表不能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艾滋病,占36.94%。

    2.2 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途径

    有456名学生是通过杂志、书刊、公共场所的宣传栏以及电视上的公益广告了解艾滋病,占52.47%,有169名学生是通过每年12月1日艾滋病宣传日,当地疾控部门发放的宣传单、宣传画了解,占19.45%,而真正从学校了解的并不多。

    2.3 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态度

    有610名学生不能把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看待而与他(她)们接触,占总答题人数的70.20%,只有259名学生可以与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像平常一样交往,占总答题人数的29.80%。

    2.4 对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宣传的态度与要求

    多数大学生希望社会和学校应经常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有800名学生认为应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占总答题人数的92.06%;有543名学生认为开展专题讲座是最好的宣传方式,占总答题人数的62.49%;有193名学生认为网络宣传也是很好的宣传方式,占总答题人数的22.21%,其次是课堂教学。

    3 讨论

    目前,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肆意流行,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6]。在世界范围内,艾滋病侵犯的主要是年轻人[7],50%以上为15~24岁的青少年群体[8]。大学生绝大多数年龄在18~22岁,属于性活跃的人群,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大学生掌握艾滋病的预防知识非常必要。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道的并不是很多,而且也不具体,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法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学校应开设健康教育课来提高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抓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成为抵御艾滋病蔓延的中坚力量,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9-10]。

    引导学生不要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其自我意识正迅速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11],其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态度,将对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产生重要影响[12]。本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存在不理解、不同情的态度。这些情况说明大学院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是消除艾滋病歧视最有效的途径[13],教育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她)们,要给予理解和支持,这就要求全社会要共同行动起来,创造一个没有歧视、平等的社会环境。 (张丽英)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