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524343
右美沙芬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钱国胜
第1页

    参见附件(3744KB,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沙芬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感染后咳嗽患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口服右美沙芬2.5~5.0 ml/次,2次/d;孟鲁司特钠片4 mg,1次/d。对照组口服不含右美沙芬的止咳化痰药,孟鲁司特钠片4 mg,用量与观察组一致。疗程均为2周。于治疗后第6、14天随访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各项指标评分。 结果 治疗后第6天,观察组咳嗽评分为(2.28±0.71)分,低于对照组的(3.81±0.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咳嗽评分为(1.26±0.38)分,低于对照组的(1.92±0.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沙芬联合孟鲁司特对感染后咳嗽的治疗见效更快,服药依从性更好。

    [关键词] 右美沙芬;孟鲁司特;感染后咳嗽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a)-0067-03

    感染后咳嗽(PIC)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后反复咳嗽的一种疾病,特点是感染本身的急性症状消失,但咳嗽却迁延不愈,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针对PIC患儿,临床上尝试反复应用抗生素、止咳化痰的治疗措施,但效果仍然不满意,且抗生素的应用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PIC在临床上的症状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痰量不多[1]。本文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不同药物治疗感染后咳嗽的66例患儿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PIC患者66例,男32例,女34例,年龄4~1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男1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3.9)岁,病程8~24 d;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4.2)岁,病程9~22 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744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