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524364
瞳孔测定评估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情绪的可行性(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汤小漫 张晓刚
第1页

    参见附件(4900KB,5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心律失常患者焦虑的发生率及程度,建立客观诊断心律失常伴焦虑的瞳孔动态测定法。 方法 选择以心悸为主诉就诊的患者117例,根据静息体表12导联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检查将其分为实验组(心律失常)和对照组(无心律失常)。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的患病率及程度,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用瞳孔动态测定法记录受试者瞳孔动态变化规律。将心律失常伴焦虑组与心律失常不伴焦虑组的A值(A值=瞳孔直径/虹膜直径)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实验组HAMA评分平均值为10.19±5.94,对照组HAMA评分平均值为6.73±5.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律失常伴焦虑组患者的A值平均值为0.41±0.07,大于不伴焦虑组患者的A值平均值(0.3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相同时间内,心律失常伴焦虑组的A值围绕0.35~0.45近似正态分布,心律失常不伴焦虑组的A值分布集中于0.25~0.35,不呈正态分布。 结论 瞳孔动态测定法初步表明能客观判断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情绪的存在。

    [关键词] 心律失常;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瞳孔

    [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a)-0004-05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公认的身心疾病之一,焦虑抑郁障碍合并率很高[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心内科门诊患者中心理问题和躯体疾病共病常见,单纯心理问题容易被误诊为心血管疾病[2]。目前国内综合医院对就诊患者心理障碍识别率的调查显示,临床医生普遍对焦虑识别率低,患者往往得不到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仅仅依赖药物治疗原发疾病,但治疗效果欠佳,并因此反复就医,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900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