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30期
编号:12638817
电灼伤的神经系统损伤(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0期
     3.1 按电伏(volt)分类

    电灼伤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高电压和低电压。电接触损伤常发生于高电压,电流损伤常发生于低电压[6]。

    3.1.1 高电压(≥1000 V) 高电压损伤造成大量组织坏死,最后常常需要截肢。高电压灼伤时,往往有暂时性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如昏迷、定向障碍、偏瘫、言语困难等。若电流通过的方向是从一侧上肢到另一侧上肢,则常损害颈部及胸部的脊髓神经,甚至可以发生横断性脊髓损害。上肢周围神经也常有损害,较常见于尺、桡神经[16]。

    3.1.2 低电压(<1000 V) 低电压损伤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如房颤)、白内障及呼吸功能受损等。最常见的还是神经系统并发症,其发生率>70%。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大脑损害(意识丧失、癫痫发作、记忆力减退、情感障碍、学习能力下降、头痛等)或者周围神经损害[运动和(或)感觉障碍、灼痛、神经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症等。

    低电压电流造成的外周神经损伤不常见[21]。神经损伤的部位与电流进入身体的地方相隔很远,比如,电流从一只手掌传到另一只手掌,会导致臂丛神经损伤。从手掌到脚掌的电流通过,出现沿胸椎的身体同侧的神经病变,其神经损伤可全部或大部分恢复,但随后可能会出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症的并发症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