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23期
编号:12647350
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的实践与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3期
     在现有的医疗环境下,面对疑难危重病例,特别是当疗效不佳时,当事医师往往顾虑较多,不能放手开展工作。在会诊结束时职能部门人员一起参与医患沟通,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争取最佳的医疗效果,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典型病例:经过七次多学科联合会诊,本院成功救治死亡率极高的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产妇,现母子平安,医患关系和谐。

    3 多学科联合会诊的突出问题

    3.1 科室重视程度不够,会诊准备不充分

    工作繁忙是准备不充分的主要借口,住院患者多的科室,往往疑难危重的病例相对多,如本院的普外科、骨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综合ICU等科室,认为科室管理不到位是主要原因。特别是部分科主任有自己的医疗小组,他们忙于本小组的医疗工作,对本科室其他医疗小组的医疗情况了解较少;少数科主任业务水平不能服众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科室医疗小组自成一体,遇到难以处理的疑难危重病例也不向科主任汇报;少数医疗小组组长甚至为了所谓的“面子问题”刻意隐瞒病情,在出现医疗并发症或不良疗效且医疗小组实在处理不了时才不得不请求科室和医院的会诊。这些问题往往使得疑难危重病例在科室内未进行认真讨论的情况下,由床位医师写一个多学科联合会诊申请单,匆匆请科主任签名后直接送医务处,影响了会诊质量。

    3.2 会诊流于形式,内涵质量不高

    有部分病例诊断明确,治疗手段有限,预后不佳,科室申请多学科联合会诊的目的主要是需要多学科联合会诊这一形式,以减轻医疗小组和科室的压力;部分病例病情不复杂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