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7期
编号:12655092
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7期
     1.3 艾灸

    艾灸是针灸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与针刺疗法配合,对于癌痛有很好的效果。目前临床中涉及这种治疗方法的论文相对较少,而常见治疗的方式为隔药灸,此治疗方法能有效发挥药物与艾条的双重作用及效果,因此能够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Vickers等[17-18]采用隔药灸治疗出现癌性疼痛的31例患者,同时在口服止痛药物(氨酚待因)的基础上,在疼痛区域涂抹药膏,并同时用清艾条进行熏灸;另外设置两个对照组,一组仅用舒痛灵进行治疗,另一组仅口服氨酚待因进行治疗,结果隔药灸治疗组有效29例,无效2例,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治疗有效率达近94%,同时具有镇痛起效快且时间短、效果维持时间较长的特点。

    1.4 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指在一般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上电针治疗,但是要注意其强度,要以患者能够耐受的程度为宜,一般首选疏密波,这样既能够保证对穴位产生持续性的刺激,又不会产生耐受,使用电针疗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陆青学等[19-20]对用28例晚期癌痛患者进行了电针治疗,采用G6805电针仪,设置为疏密波,进行30 min的刺激,结果治疗后5 min内,疼痛缓解的患者有16例,10 min内缓解的患者12例,最长的疼痛缓解时间为21 h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