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7期
编号:12655098
基于我国民族院校的特点探讨《药理学》课程的教改思路(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7期
     3.5 P+L BL双轨教学法

    PBL和LBL双轨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lecture-based learning method,P+L BL),强调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这样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效果[17]。在前期理论学习时,教师针对专题内容采用LBL教学法讲授理论知识,随后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笔者选择吗啡、糖皮质激素等临床用药信息多的典型案例,编写成用药讨论病例,列出系列讨论题如作用机制、主要特点、临床适应证、不良反应以及禁忌证供学生讨论使用。教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并相应地通过竞赛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学生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获得一个理想的结果,就会通过积极查阅教科书和参考文献以及通过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加深对所获得知识的印象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反复循环地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该教学法的优点:该方法既引入了PBL教学法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性,又避免了PBL教学法可能存在的知识面不全面、基础不扎实的局限性,培养和增强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常笔者还会针对班级中不同民族同学的数量多少,以编组的方式,对于民族地区常见的多发病,如有机磷农药中毒、风湿性疾病、疼痛、癌症等,选择某种特定疾病,请各组根据所学知识,比较本民族和西医治疗相关疾病的异同点,结果发现学生反响强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通过P+L BL双轨教学法的初步尝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学习效果令人满意。

    3.6 《药理学》其他教学法

    笔者所在的《药理学》教研团队自2008年开始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