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3期
编号:13129151
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5日 王海峰
第1页

    参见附件。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多种肾小球疾病导致的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3]。其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 g/d)、高脂血症、水肿以及低血浆白蛋白(<30 g/L),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诊断时,首选必备条件为低蛋白血症与大量蛋白尿,部分患者伴有高血压、血尿以及持续性肾功能损害等疾病[4]。

    3.1 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

    肾病综合征患者往往伴有脂质代谢异常,高脂血症能够增加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导致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导致肾小球硬化与肾小管-间质病变,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此外,还易导致肾脏病变呈慢性进展[5-7],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性降低以及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大等,肾病综合征患者通常存在水肿、高血脂、低蛋白血症和蛋白尿等临床特征,若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8-9],其发病机制可能受以下因素影响:①低蛋白血症对肝脏产生刺激,加大脂蛋白量的合成;②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和表达上调,7α-羟化酶表达与其相比下调;③脂酰CoA胆固醇脂酰转移酶上调,降低自身活性,血清脂质能够彻底清除障碍,进而升高血浓度;LDL受体下调,减少胆固醇清除量,LDL活性降低的同时,不具有配体受体产生的相互作用,导致脂蛋白代谢减少;④尿中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脂蛋白酯酶以及HDL-C成分丢失,减少脂蛋白分解。

    3.2 药物治疗

    激素和常规药物治疗是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