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473288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韦柳华
第1页

    参见附件(4235KB,4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柳州市4所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69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自柳州市工人医院(甲医院),中医院(乙医院)、妇幼保健院(丙医院)和柳铁中心医院(丁医院)。采用纸片扩散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和OprD2基因,使用氰氯苯腙(CCCP)进行主动外排泵筛选试验。 结果 6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较低,对头孢他定、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0.6%、40.6%、44.9%,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β-内酰胺酶基因IMP阳性率为4.3%,OprD2基因阳性率为63.8%,VIM、KPC、GIM、OXA和SPM基因均未检出;主动外排表型阳性率为82.6%。PFGE分型分为A~J共10个基因型,其中A型为主要基因型,占44.1%;4所医院均存在克隆传播,甲、乙、丙、丁医院分别以A型、H型、D型、C型克隆株传播为主,甲、乙医院有共同的B型克隆株存在,甲、丁医院有共同的A型克隆株存在。 结论 克隆株在医院内、医院间播散已成为柳州市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不断上升、菌株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35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