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708385
肾铸型或鹿角型结石体外震波碎石的护理及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5日 宋欣
第1页

    参见附件。

     1.2.2 术中护理干预 术中护理人员在没有麻醉医师在场的情况下,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实施持续的心电监护,了解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变化的情况,并注意患者的四肢循环状态、肢体运动能力等的变化,尤其要注意术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术中应遵医嘱,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冲击波的能量和使用冲击的次数,一旦发生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在碎石过程中告知患者进行平稳呼吸的重要性,尽量减少因呼吸运动而造成的结石大幅度的位置改变。控制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将治疗时间控制在30~60 min。

    1.2.3 术后护理干预 针对术后体位护理,嘱咐患者术后24 h严格卧床,尽量避免床上活动,以避免因结石排出速度过快而导致输尿管堵塞。同时可以采用患侧卧位,对于减慢结石排出速度有一定意义,术前置入双J管能有效避免输尿管石街形成。术后嘱咐患者多饮水及多进行跳跃运动,促进结石排出。密切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及量的变化,了解治疗后肾脏功能损伤的程度。对于治疗后出现肉眼血尿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其术后出现血尿是一种正常现象,可通过多饮水等处理后自行消失。对于血尿持续性加重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适当给以静脉使用止血药物对症处理。建议患者术后排尿使用纱布自行滤过,以便观察碎石排出的效果及速度,并进行结石碎块的成分分析,以更好的指导饮食调节,降低结石复发率。患者治疗后一旦出现发热和疼痛,要注意排除尿频、尿急、尿痛等急性泌尿系感染症状。出院后建议患者多饮水,定期复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