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3426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5日 潘伟英 张伟燕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既往病史、心率、收缩压、cTnT峰值、CK-MB峰值、空腹血糖、Cr、HDL-C、hs-CRP、NT-proBNP、梗死部位、Killip分级、LVEF、室性心律失常及再灌注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1个自变量与AMI有相关性(P<0.05)(表2)。

    3 讨论

    AMI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4]。AMI总死亡率在5%~30%,近年来由于溶栓方法、药物进展及介入治疗,死亡率逐渐下降[5]。本研究结果显示11项指标与AMI住院死亡相关,即高龄、糖尿病、OMI、心率、收缩压、cTnT、Cr、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Killip分级高、LVEF和再灌注治疗,其中高龄、糖尿病、OMI、心率、cTnT、Cr、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和Killip分级高为AMI患者死亡的独立因素。年龄是预测AMI患者死亡的独立因素,随着年龄增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