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466320
地佐辛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谢林碧 王敏
第1页

    参见附件(3214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地佐辛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78例需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术毕前静脉滴注NaCl溶液,观察组在术毕前静脉滴注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各时间段的躁动评分。 结果 观察组在T2时刻的MAP、HR值明显高于T1时刻(P<0.05),T3、T4时刻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时刻的MAP、HR值均明显高于T1时刻(P<0.05);观察组无躁动(0分)的发生率(7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重度躁动(3分)的发生率(5.1%)显著低于对照组(23.1%)(P<0.05)。 结论 对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可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提高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性。

    [关键词] 苏醒期躁动;全身麻醉;小儿;地佐辛

    [中图分类号] R6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a)-0069-03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是指患儿在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的行为与意识相分离的精神状态,临床表现主要为手脚乱动、哭喊且无法安抚、呻吟、定向障碍、语无伦次、无法辨识熟悉事物等[1],所以,在手术治疗中,麻醉医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预防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本院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时,应用地佐辛以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8例需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无上呼吸道感染、药物过敏史。根据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级26例,Ⅱ级52例。均排除语言、智力发育障碍者,神经系统及肝肾疾病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3~10岁,平均(5.3±2.1)岁,体重11~39 kg,平均(20.6±2.3)kg;其中上腹部手术15例,下腹部手术24例,ASA分级:Ⅰ级14例,Ⅱ级25例;对照组39例,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4~11岁,平均(4.9±2.3)岁,体重在10~38 kg,平均(21.6±2.1)kg;其中上腹部手术14例,下腹部手术25例,ASA分级:Ⅰ级16例,Ⅱ级23例 ......
------
    谢林碧 王敏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需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术毕前静脉滴注NaCl溶液,观察组在术毕前静脉滴注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各时间段的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在T2时刻的MAP、HR值明显高于T1时刻(P0.05),T3、T4时刻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时刻的MAP、HR值均明显高于T1时刻(P0.05);观察组无躁动(0分)的发生率(7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重度躁动(3分)的发生率(5.1%)显著低于对照组(23.1%)(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可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提高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性。

    【关键词】 苏醒期躁动 全身麻醉 小儿 地佐辛

    【分类号】R726.1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是指患儿在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的行为与意识相分离的精神状态,临床表现主要为手脚乱动、哭喊且无法安抚、呻吟、定向障碍、语无伦次、无法辨识熟悉事物等[1],所以,在手术治疗中,麻醉医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预防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本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1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