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64422
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40例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张映坤 孙电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本院2009~2012年急诊收治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资料,根据其转复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转复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12 h内转复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转复时间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急诊科推广。

    [关键词] 心房颤动;静脉注射;胺碘酮;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b)-0092-02

    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 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后期多合并心力衰竭。随着我国社会老年化,房颤的发病率日益增加,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虽不能即刻导致生命危险,但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特别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能使心脏功能恶化,出现休克或心力衰竭加重,还有血栓形成可能,患者面临血栓栓塞及应用抗凝剂带来的风险,因此要及时对房颤进行复律治疗[1]。近年来胺碘酮在房颤的治疗方法备受关注,本文介绍本院急诊科应用胺碘酮转复房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2012年急诊收治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资料,根据其转复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3~75岁,平均(52.2±6.2)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7岁,平均(53.3±5.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近7 d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房颤发作2次或2次以上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排除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心肌梗死、脑出血<3个月;QT间期>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