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64126
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4期
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脑电双频谱指数,围术期
     [摘要] 自从麻醉应用于临床以来,极大地减轻了患者术中的疼痛。适当的麻醉深度有利于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麻醉深度的判断有很多方法,目前临床体征是判断麻醉深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形式和节律、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等,但这些指标不易定量,而且手术和麻醉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更复杂的情况,因此不能准确判断麻醉深度。近年来,以脑电分析为基础的麻醉深度监测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了脑电双频谱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 麻醉深度;脑电双频谱指数;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围术期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b)-0019-03

    现代全身麻醉多为几种药物的联合使用,麻醉深度的定义难以简单化。麻醉深度是指全麻过程中使患者处于无意识和记忆状态,且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降至最低的程度[1]。意识和记忆的消失主要依赖于镇静深度,而伤害刺激反应的抑制却与镇痛深度有关。因此,全身麻醉深度的监测应包括镇静和镇痛深度两方面[2]。

    1 脑电双频谱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简介

    脑电图双频谱分析是通过分析脑电图各成分之间相位偶联关系而确定信号的二次非线性特性和偏离正态分布的程度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