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338676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蓝凤飞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8月于本院住院并足月妊娠且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第三产程早期给予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为(170.32±13.32)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89.47±14.14) mL,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为(6.11±0.54)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24±0.61) min,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分别为2.04%和12.24%),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1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079-02

    产后出血是指孕妇在分娩后24 h内产妇出血量≥500 mL,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我国产妇的首要死亡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危险性较高[1]。产后出血的主要病理原因为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之一,占产后出血的90%,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故临床上应积极地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以降低孕产妇产后出血的死亡率[2]。本院采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增加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8月于本院住院并足月妊娠且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98例,年龄均在21~35岁,平均年龄为(27.21±2.26)岁,孕周为32~41周,平均孕周为(38.45±0.76)周,包括初产妇63例,经产妇35例,高危因素包括巨大儿31例,轻度贫血19例,羊水过多22例,多胎妊娠26例,所有患者均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无心、肝、肺、肾等慢性病病,无哮喘史或凝血功能异常,无心血管病史,排除近期应用前列腺抑制药物且对前列腺素类药物无禁忌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孕周及高危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第三产程早期,宫体部正中隆起最高处经腹壁垂直进针,直至子宫体肌层内,回抽无血即可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置入直肠米索前列醇400 μg,置入深度在5~6 cm。

    1.3 观察指标

    测量两组产妇2 h内出血量(产后出血80%发生在2 h内),2 h内产妇出血量≥400 mL者诊断为产后出血[3]。产后出血量计算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出血量用量杯按照容积进行测算,对分娩过程中血液浸湿的敷料和布类称重并换算成体积,产后失血总量为容积法血量和称重法血量之和,出血量≥400 mL则诊断为产后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结果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值P <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为(170.32±13.32)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89.47±14.14) mL,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为(6.11±0.54)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24±0.61)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分别为2.04%和12.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结果见表2。

    3 讨论

    在我国,产后出血已成为威胁产妇生命的首要疾病,也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及软产道裂伤,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患者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阴道流血过多、产程相应延长、延缓了胎盘剥离时间,表现为阴道间歇性流血、血色暗红、有凝血块,宫缩状况差时出血量会增加,宫缩情况改善后出血量降低,产妇在出血量多或出血速度快时会出现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心悸、血压下降及脉搏细数等症状[4]。临床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为肌注或静脉注射缩宫素以收缩子宫,其血浆半衰期为1~6 min,作用时间短,但对部分患者效果较差,分析可能与不同产妇体内缩宫素受体占有率及个体差异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需要联合用药[4]。米索前列醇是一种人工合成前列腺素E1的衍生类药物,具有广泛的生命活性,现已广泛应用于足月妊娠,有引产作用,与子宫收缩、妊娠、分娩发动及宫颈成熟有关,具有收缩子宫平滑肌及血管作用,通过增加子宫平滑肌的张力使子宫内压力升高,加强子宫收缩频率和幅度,可强烈收缩妊娠子宫,达到止血目的[5]。米索前列醇可通过口服、舌下、阴道及直肠等多种途径入药,其中口服或舌下给药可出现恶心、呕吐等多种不良反应,阴道给药可减少副反应,但易引起上行性感染,而直肠给药其发挥药效快、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少且可直接作用于患者靶器官,可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且对血压无影响[6-8]。本院通过对49例足月妊娠且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莉君. 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产后出血的效果比较[J]. 药物与临床,2011,18(29):74.

    [2] 孔久惠.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J].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5):34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0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