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9期
编号:12276867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循证护理(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9期
     2循证护理的实施

    2.1心理护理

    2.1.1原因

    AMI为突发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有剧烈的胸痛、胸闷症状,常给患者带来濒死感,使患者紧张不安、焦虑、恐惧。不积极配合治疗,给治疗带来很多的不便,甚至错过溶栓的治疗时机。

    2.1.2支持

    据多数的文献资料报道,濒死感是AMI患者在产生剧烈疼痛、憋闷时常有的感觉,另外,重症监护室的陌生环境、家人不在旁的孤独感、医护人员陌生而严肃的神态以及其身上所佩戴的各种检查工具、及各种仪器发出的运转声和报警声,以上因素均会引起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

    2.1.3干预

    由于AMI患者病情危急,护士必须技术熟练、知识面广、有信心,给患者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稳定其情绪,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其应如何配合,同时用和蔼、热情的服务态度以及精湛的护理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适时的语言沟通、鼓励是极好的精神支持。

    2.1.4结果

    干预后大部分患者情绪基本稳定,没有躁动的倾向,紧张和恐惧的心理也缓解得比较好,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2.2溶栓期的护理

    2.2.1静脉通道的建立

    2.2.1.1原因 在尿激酶溶栓治疗中,输液通道的通畅是比较重要的。由于患有该疾病的患者的疼痛感比较剧烈,难免会有翻转挪动的动作,一般的输液器针头基本上是不锈钢针,极易损伤血管,最终使液体外渗;其次是输液器针头的斜面与血管壁黏住,或者头皮针的软管被打折后致使输液时的速度减慢,对疗效产生直接的影响。

    2.2.1.2支持 由于AMI患者的病情危急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