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220699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25日 卿小凤
第1页

    参见附件。

    卿小凤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摘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妇科收集120例2008年2月~2010年2月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mg/d,连续3个月的疗程治疗后,采用B超检查搜集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和最大子宫肌瘤体积,同时检测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结果治疗后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及最大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体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89、0.0095,P0.05),患者体内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等激素水平与治疗以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0039、0.0049、0.0056、0.0075,P0.05),在治疗的120例患者中都没有出现明显的贫血、潮热、恶心、呕吐、腹泻、性欲减退、虚弱、疲惫等不良反应,患者都能耐受。结论米非司酮对于非手术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疗效较显著,能明显缩小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大多数都能耐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为子宫肌瘤的常规治疗。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临床治疗 肌瘤体积 激素治疗

    【分类号】R737.33

    子宫平滑肌瘤是临床上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展缓慢,发生子宫肉瘤的概率很低,常发生在35~55岁的育龄期妇女,也是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疾病,可分布在子宫平滑肌层、浆膜下,甚至子宫颈口。据统计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40%的子宫肌瘤患者可以出现子宫出血、月
------
     [摘要]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在本院妇科收集120例2008年2月~2010年2月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 mg/d,连续3个月的疗程治疗后,采用B超检查搜集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和最大子宫肌瘤体积,同时检测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 结果 治疗后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及最大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体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0.008 9、0.009 5,P < 0.05),患者体内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等激素水平与治疗以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0.003 9、0.004 9、0.005 6、0.007 5,P < 0.05),在治疗的120例患者中都没有出现明显的贫血、潮热、恶心、呕吐、腹泻、性欲减退、虚弱、疲惫等不良反应,患者都能耐受。 结论 米非司酮对于非手术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疗效较显著,能明显缩小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大多数都能耐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为子宫肌瘤的常规治疗。

    [关键词]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临床治疗;肌瘤体积;激素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7.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041-0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7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