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201004
养心氏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5日 曹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养心氏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 方法 选择118例诊断明确的UA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养心氏治疗1个月,观察其疗效,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析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和87.5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1个月后,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TC、LDL-C显著降低,hs-CRP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氏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hs-CRP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养心氏;不稳定性心绞痛;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a)-0118-02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症,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斑块在炎症的影响下出现不稳定,并发生破裂,继而触发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形成,引起急性血栓,导致急性的心肌缺血,引起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1]。因此,如何早期识别不稳定斑块,通过减轻斑块内的炎症反应, 稳定斑块,成为目前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反应的标志物,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更是判定其预后的重要指标[2]。大量药理实验证实,养心氏可有效降低血脂及hs-CRP水平,减轻斑块炎症[3]。本研究通过临床实践评价养心氏治疗U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水平变化,进一步探讨养心氏是否可有效治疗UA、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和改善UA患者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118例,符合UA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1)有慢性肝、肾、免疫、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者;(2)NYHA心功能Ⅵ级者;(3)有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禁忌及不能耐受常规治疗药物者;(4)近1周内服用抗生素、非甾体类消炎药物、糖皮质激素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6例,其中,男37例,女19例,平均年龄(63.00±8.24)岁;治疗组62例,男44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00±11.06)岁。两组在年龄、血压、血糖、吸烟史和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辛伐他汀40 mg 晚1次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日1次口服,以及β受体阻滞剂、ACEI类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心氏(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血脂及hs-CRP变化。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贮存备用。血脂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s-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消失或减少5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疗效评价采用方差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血脂及hs-CRP的比较

    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hs-CR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性病变。研究证实,炎症反应既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又可导致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甚至闭塞[3]。hs-CRP由肝脏合成、分泌,是炎性反应敏感的早期预测指标。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也可分泌hs-CRP,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活化起重要作用,并且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而在慢性炎症过程中hs-CRP可在动脉病变局部沉积,诱发内皮细胞分泌和表达黏附分子、炎性趋化因子,从而扩大炎症反应[5]。hs-CRP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斑块的稳定程度[6]。养心氏片系中药制剂,由人参、灵芝、黄芪、淫羊藿、丹参、当归、葛根、山楂等13味中药组成,具有扶正固本、益气活血、行脉止痛等功效。临床药理学研究表明,养心氏可改善心肌缺血,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4],并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同时有显著降低血液C-反应蛋白浓度、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反应等功效。临床以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标本兼治、治养结合等优点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氏,能更有效地提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且进一步降低TC、LDL-C及hs-CRP水平,稳定斑块,可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王文清,刘朝中,谈维洁,等. 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前后血管活性肽的变化[J]. 空军总医院学报,1997,13(4):215-216.

    [2] Bautista LE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6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