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200987
联合用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5日 邱创衡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凝血酶联合蒙脱石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诊断方法。 方法 将本院

    收治的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奥美拉唑、凝血酶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显效率为37.50%,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5.33±11.90) h,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43.21±25.49) h,观察组止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联合用药疗效确切、起效迅速、安全可靠,可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奥美拉唑;凝血酶;蒙脱石散;上消化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a)-0092-02

    上消化道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部分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及十二指肠或者胆胰等部位病变引发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病变出血同属这一范畴[1]。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较多,临床中常见的有消化道溃疡、胃黏膜病变、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以及胃癌等,如得不到及时救治可导致循环衰竭危及生命[2]。本院对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凝血酶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病例为本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计48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8例;年龄为18~73岁,平均(42.51±8.93)岁;其中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急性胃黏膜病变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9例;年龄为18~74岁,平均(42.63±9.06)岁;其中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1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6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出血量、每小时尿量;保持有效静脉通道,确保呼吸道畅通,预防呕血引发的窒息;出血量大者禁食,出血量少者适当进流食;补充血容量,血红蛋白< 9 g/dL、收缩压< 90 mm Hg时立即补充足够量的全血;预防因输血输液量过大引发的急性肺水肿及诱发再次出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于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奥美拉唑80 mg静脉推注,而后改为40 mg/24 h静脉推注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静脉滴注,1次/d;凝血酶500 U溶于20 mL的0.9%氯化钠溶液中口服,3次/d;蒙脱石散口服,3 g/次,3次/d。

    1.2.2 诊断标准 全部入选病例均参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采取胃镜检查胃黏膜病变情况、出血或消化性溃疡[3],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进行确诊。

    1.3 止血标准

    停止黑便、呕血或粪便转黄;胃镜检查显示无活动性出血;心率、血压平稳且血红蛋白平稳无继续减少;胃管导出的胃内容物隐血化验呈阴性;粪便隐血化验呈阴性。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用药后的24 h内未见活动性出血,达到止血标准中的任意一项;有效:36 h内未见活动性出血,达到止血标准中的任意一项;无效:超过72 h仍见活动性出血。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3 讨论

    3.1 诊断

    3.1.1 基本诊断 观察患者症状表现,通常可见呕血、黑便、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周围循环衰竭等征象。临床中通常采取胃镜检查,如见静脉曲张破裂,或于上消化道发现出血病灶则可确诊[4];检查化验重点进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粪便或呕吐物隐血试验、尿素氮、肝功能及血肌酐等,查找出血部位可采取胃镜检查,有必要者可采取X线钡餐检查。

    3.1.2 误诊与漏诊 临床中易将某些鼻、咽及口部或呼吸道疾病导致的出血经吞咽至食管导致误诊;服食某些铁剂药物或者动物血等食物后导致黑便的易发生误诊,某些患者因出血量较大且肠蠕动速度过快可出现血便易造成误诊。少数患者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未见显性出血易导致漏诊。

    3.2 治疗疗效观察

    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各种因素中胃酸过多仍是主要致病因素,因此抑制胃酸的过度分泌,提高胃内的pH值有助于止血治疗。奥美拉唑对胃黏膜壁细胞具有特异性作用,可降低壁细胞中H+-K+-ATP酶活性,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可通过部分恢复血小板凝血功能达到促进凝血反应的作用,可使胃蛋白酶失活起到稳定已形成血栓的功效最终达到止血目的。

    蒙脱石散对消化道内的病菌、病毒等毒素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可对消化道的黏膜产生强效覆盖[5],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的结合,加强黏膜组织屏障对攻击因子的抵抗能力,可有效激活Ⅶ、Ⅷ等凝血因子从而发挥止血功效[6]。

    凝血酶是由凝血酶前体所形成的一种蛋白质水解酶,可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从而产生促使血液凝固的作用。

    三药联合应用后,可显著改善胃内pH值,缩短止血时间。三药联合疗效显著,可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贺香毓. 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86例疗效观察[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4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