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200311
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5日 张鹏飞 钟志雄 李斌
第1页

    参见附件。

     2. 结果

    2.1 术后结果

    两组术后测得下肢静脉压、SpO2,统计手术成功率以及出院前统计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 >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手术疗效相当。具体数据见表1。

    2.2 随访结果

    术后12个月临时组血栓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口服用药时间均显著低于永久组,P < 0.01;但永久组虑器故障率明显低于临时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一种临床中常见的静脉阻塞回流性疾病,主要危害是血栓脱落后导致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3]。DVT大多继发于骨折、外科手术及产后患者或高凝状态的患者当中,因其可引发肺栓塞而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而倍受关注[4]。DVT所引发的肺栓塞发生率高达67%~79%。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中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将DVT引发的肺栓塞发生率降至0.9%~5%。

    DVT引发肺栓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在其形成过程当中可向血流的方向延伸,形成早期的血栓质地较为松软,远端与血管的粘连度较差,近端多自由漂浮于血管当中,因此血栓易发生脱落从而引发肺动脉栓塞。溶栓剂的应用可有效降低肺动脉栓塞的复发及致死率。在溶栓过程中下肢静脉的血栓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均有血栓脱落的可能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可以防止溶栓过程中可能发生血栓脱落。小剂量的尿激酶通过肺动脉置管可实现直接性局部溶栓同时起到全身抗凝作用,并可有效缓解下肢症状。

    临时静脉虑器与永久性静脉虑器的置入在临床治疗中均较为常见,据有关文献显示介入术后永久性滤器移位的发生率为1.2%~3.4%[5]。目前已经证实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于预防肺栓塞具有确切疗效,并且日益提倡置入临时性滤器预防及治疗肺栓塞[6]。本次研究中永久性虑器未见移位、损坏、倾斜等故障发生,而临时虑器则出现4例虑器上移与2例虑器倾斜的故障,因此永久性虑器的稳定性更高。临时虑器于术后3个月后复查见无血栓形成则可取出,因此患者术后服药时间显著少于永久组,并且由于用药时间短临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少于永久组。永久组因虑器长期置入在虑器周边易形成新的血栓,特别是对于血黏度较高的患者这一危险性更高,因此永久组的复发率高于临时组。

    总之,双介入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良好选择,并且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尽量选择临时下腔静脉虑器置入,以缩短术后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预防复发。

    [参考文献]

    [1] 方伟,郑启昌.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致症状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治分析[J]. 华中医学杂志,2009,33(1):18-19.

    [2] 张广俊,游蕴仪,黄俊勇. 超声引导下经胭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7):808-810.

    [3] 宋冰,侯鹏,谷川. 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TrapEase)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9,13(2):134-137.

    [4] 万迎杰,张宗阳.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6例治疗体会[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7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