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202585
本科护生精神科实习压力的调查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25日 陈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在精神科实习期间的压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某精

    神病院精神科实习的95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 结果 护生精神科实习压力程度以轻中度为主,主要压力源为处理精神科突发、紧急情况能力差,担心受到精神病患者的攻击,担心染上传染病,担心护理患者时出现差错或事故,担心患者拒绝为其进行护理操作。性别、家庭居住地、高考填报志愿时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和所处的实习阶段影响护生实习压力程度(均P < 0.05)。 结论 精神科临床护理教师应根据护生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地为护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减轻他们在精神科实习期间的压力,提高实习效果。

    [关键词] 本科护生;精神科;实习;压力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c)-0169-03

    精神科实习已成为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有研究表明,人们因对精神病及精神病院的医护人员存在一种偏见认识,及对精神病院特殊环境的恐惧心理[1],使得进入精神科实习的护生面临较大的压力。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2]。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刺激护生学习;高水平的压力或压力持续存在的时间过长,可使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为了探讨本科护生在精神科实习压力的状况,以便日后采取有效的应对压力措施,对2011年9~12月在某精神病院精神科实习的95名本科护生进行实习压力源及压力水平的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9~12月在某精神病院精神科病房实习的本科护生95名,其中,女性87名(91.6%),男性8名(8.4%)。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护生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护生的一般情况、家庭状况、专业态度、所处的实习阶段、实习的精神科病房等10项。(2)护生实习压力源及压力水平调查问卷:参考杨永丽等[3]设计的护理学生压力源问卷,结合精神科病房的特点,对问卷做了适当修改,经预试验测得重测信度为0.95。问卷包括6个维度: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环境、患者护理、工作性质与内容、人际关系、监督与评价,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价,从没有压力、轻度压力、中度压力到重度压力,以1~4分表示。得分越高表明压力越大。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研究者采用统一的解释性语言指导护生填写。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97份,回收97份,其中2份为无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9%。

    1.2.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护生的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同一年级本科实习护生,年龄20~25岁,平均(22.66±1.09)岁;独生子女25名(26.32%),非独生子女70名(73.68%);处在实习初期阶段17名(17.9%),中期阶段78名(82.1%);家庭居住地在农村者68名(71.6%);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40名(42.1%)。实习前接触过精神病患者的有31名(32.63%);在封闭病房实习的有61名(64.21%);目前喜欢护理专业的有5名(5.26%),比较喜欢的有38名(40.00%),不太喜欢的有46名(48.42%),讨厌的有6名(6.32%)。

    2.2 本科护生精神科实习压力源及压力水平

    95名本科护生精神科实习压力以轻中度为主(图1)。本科护生精神科实习各维度的压力水平见表1,前5位实习压力源见表2。

    2.3 本科护生实习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本科护生精神科实习压力影响因素分析见表3。在患者护理方面,男女护生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患者护理方面女生的压力高于男生;居住在农村和城市的护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来自农村的护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压力高于居住在城市的护生;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在工作环境方面的压力明显高于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P < 0.05);实习所处阶段不同的护生实习压力存在差异,处于实习初期的护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压力明显高于实习中期的护生(P < 0.05);而处于实习中期的护生来自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反而高于实习初期的护生(P < 0.05)。年龄、是否是独生子女、实习前是否接触过精神病患者等方面对精神科实习压力源及压力程度均无影响(P > 0.05)。

    3 讨论

    3.1 本科护生精神科实习压力及程度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获得知识、技能及培养职业情感的重要场所[4]。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护生在精神科实习过程中,压力程度以轻中度为主,这与曹颖等[5]的研究结果相似。压力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工作性质与内容、专业知识与技能、患者护理、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监督与评价等方面。

    3.2 本科护生精神科实习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分析发现护生的性别、居住地、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情况、实习阶段等对精神科实习压力程度存在影响。在患者护理方面,女生的压力高于男生,原因可能是因为女性心理大多数较脆弱,遇事相对敏感,有研究显示,女性在抑郁、焦虑和恐怖方面更易产生心理问题[6],在为随时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比男生更加小心谨慎。

    家庭居住地在农村的护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压力稍高于居住在城市的护生,可能是大多数居住农村的护生见识相对比较狭窄,担心自己不能有效地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而居住在城市的护生,对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的知识耳濡目染的机会较农村的护生多,因此,居住在城市的护生在此方面的压力相对于农村的护生低。

    在工作环境方面,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的压力相对高于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这可能是因为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已经对护理专业进行了相关的了解,对护理工作也有了大体的印象,心理有所准备,因此,感受到的压力相对较低。

    处于实习初期的护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压力稍高于实习中期的护生,这跟护生的实习经历有关。处于实习初期的护生,因接触临床不久,在护理患者方面的临床经验不如实习中期的护生;而处于实习中期的护生,积累的护理患者方面的经验也比较多,因而感受到的压力相对于实习初期的护生小。

    在人际关系方面,实习中期的护生的压力反而大于实习初期的护生,这也可能是因为实习中期的护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自我定位高,通过数月的临床实习也见识了各种人际之间的纠纷与矛盾,与自己的高期望值形成反差;而实习初期的护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想法相对比较单纯,到临床实习的时间还不长,因而在人际关系方面所感受的压力不如实习中期的护生大。

    此外,本研究显示年龄、是否是独生子女、实习前是否接触过精神病患者等方面对精神科实习压力源及压力程度均无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3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