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202559
心理干预在提升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25日 黄锐 黎笑媚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提升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应用随机方法将64例肠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干预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加上心理干预。 结果 通过心理干预半年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心理干预对提升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理干预;直肠癌;肠造口;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c)-0127-02

    Miles术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适用于癌肿距肛门5 cm以下的直肠恶性肿瘤[1]。据统计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为5/10万左右,预计约每年33万人需行结肠造口[2]。由于造口的出现,患者不仅身体形象上有明显的改变,自尊心也受到极大的打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应用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改善患者不良心态,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本科收治的64例直肠癌患者,年龄在40~65岁,均为男性,因反复排黏液血便1~5个月,行肠镜检查确诊为直肠癌入院。文化程度:小学12例,初中21例,高中16例,大专以上15例;职业:农民19例,职工25例,公务员11例,退休人员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职业、文化程度、收入、自理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上加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后仍加强联系,采取电话回访,定期随访,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1.2.1 调查工具

    采用汉化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3],包括36个条目,8个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估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

    1.2.2 心理干预

    肠造口患者心理变化复杂,主要受患者性格、文化程度、社会和家庭背景及对疾病和肠造口认识程度的影响。由于躯体形象的改变,容易出现孤独、抑郁、自卑、恐惧、依赖心理。

    1.2.2.1 密切接触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并向患者详细说明造口对治疗的必要性,并给予情感的支持,使患者接受现实。

    1.2.2.2 个体化心理疏导: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个体化分析,制定“心理疏导疗法”[4]进行护理干预,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护士应到床边耐心地与每位患者交谈,听取患者的心理感受,分析引起患者消极心理的原因,同时帮助患者了解负性心理的危害性[5]。

    1.2.2.3 社会支持:做好家人的心理指导,引导其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并协助一起护理肠造口,切勿有厌烦、冷淡的情绪,在患者面前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以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来感染患者,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重建其精神和生活的自信心。定期举办造口联谊会,让造口患者互相交流,共同分担苦恼,自我宣泄,减轻孤独感,尽快回归社会,重返工作岗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2.2.4 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应有计划地根据造口患者在不同时期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掌握造口自我护理的方法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由造口治疗师(ET)对造口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专业知识指导,介绍相关机构,便于他们及时有效的获取帮助[6]。出院后采用电话回访,定期随访指导,提高其生活质量。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都输入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见表1。

    结果显示,实施心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维度得分显著提高(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由于造口患者是一个特殊人群,术后身体形象改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家庭中角色的转变。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对肠造口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抑郁、自卑、孤独、依赖等心理障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使其能够乐观地面对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疾病,树立生活的信心,重建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质量能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 外科护理学[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0.

    [2] 李树贞. 现代护理学[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7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