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88651
24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异常精液常规标本的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5日 叶昌远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本院近3年来就诊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常规检查各项指标的分析,了解男性不育的主要病因。 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247例异常的精液标本进行常规分析。 结果 247例异常的精液标本中黏稠度异常达24.70%,液化时间异常达13.36%,黏稠度增加伴部分液化为10.93%,精子活动率异常为11.34%,精子活动力异常为18.62%,白细胞异常为6.89%,精子密度异常为8.09%,精液量异常为3.64%,pH值异常为2.43%。 讨论 本院3年来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常规分析中,黏稠度和液化时间异常成为男性不育的主要病因,多为附属性腺功能异常,如附睾炎、前列腺炎,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男性不育;精液;黏稠度;液化时间

    [中图分类号] R69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a)-0092-02

    精液主要由精子和精浆两大部分组成,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细胞,产生于睾丸,约占精液的5%;精浆为男性附性腺分泌的混合液,是运送精子的载体,并为精子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约占精液的95%[1]。精液常规分析是评价男性生育力、鉴别不育原因或检测生育力变化的传统方法,通过精液分析可以精确地预测或判断男性个体精液标本的生育力,是男性不育的重要检测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男性病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接诊的不育患者247例,平均年龄32岁,身体健康,婚后正常性生活2年以上不育,无外伤及遗传性疾病家族史,体检未发现有明显睾丸、附睾及输精管异常。

    1.2 精液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研究对象均通过手淫法采集精液标本,将一次射出的全部精液收集在干净广口无菌容器内,容器加盖并注明标本采集日期和时间,采集后标本注意保温(20~40℃),在30 min内送检,标本采集前应禁欲(包括无遗精或手淫)3~7 d。

    1.3 方法

    检验科接收标本后先用刻度离心管测定精液标本的全量,正常为2~6 mL;再用精密pH(5.5~9.0)试纸检测精液的pH值,正常精液pH值在7.2~7.6;然后将精液放入35℃恒温箱,每隔15 min观察1次精液的液化情况,并记录液化时间,若1 h不液化视为异常,同时观察精液的黏稠度,拉丝大于2 cm以上视为精液黏稠;最后将液化的精液标本充分调匀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精子的活动率,射精后1 h > 60%,3 h > 50%,为正常;精子的活动力,射精后1 h和3 h无显著差异,WHO分级Ⅱ极和Ⅲ极精子数大于50%为正常;计数精子密度(<20×109/L)为异常。

    2 结果

    对247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标本的常规分析,其中包括精液量、pH值、液化时间、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动力、精子密度、黏稠度、白细胞,异常情况较多,黏稠度异常达24.70%,液化时间异常达13.36%,黏稠度增加伴部分液化为10.93%,精子活动率异常为11.34%,精子活动力异常为18.62%,白细胞异常为6.89%,精子密度异常为8.09%,精液量异常为3.64%,pH值异常为2.43%。其中精液黏稠增加、液化时间异常及部分液化达到48.99%,成为男性不育症的主要病因。具体见表1。

    3 讨论

    我国不育症的发病率达到育龄夫妇的10%,并有增加的趋势,男性不育症临床上较多见[2]。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除不明原因不育、精索静脉曲张、性功能及射精功能障碍、和特发性少精子、无精子症等原因外,病原体感染及前列腺炎引起的不育所占的比例也很高。此外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也是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3]。

    精液是运送精子的复合液,主要为睾丸、附睾、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分泌的液体。精囊液内含有高浓度黄素、果糖和各种促凝蛋白质,前列腺液内含有高浓度的枸橼酸、酸性磷酸酶和蛋白水解酶等维持精液处于正常黏度状态。当生殖道感染致前列腺炎或精囊腺炎时,前列腺分泌功能受到影响,导致精液黏稠度增高或液化时间异常。精液黏稠度增加,液化不完全,影响精子的活动率及活动力,精子难以从精浆中游出、穿过子宫颈到达受精部位,从而引起不育[4]。

    精液黏稠度增加多为附属性腺功能异常,如附睾炎、前列腺炎,也有研究发现精液白细胞数增高,精浆抗精子抗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也可引起精液黏稠度增加[5-8]。本研究中,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精液黏稠增加(24.70%)、液化时间异常(13.36%)及部分液化(10.93%),合计达到48.99%。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原因传统观念多认为是精液总量不足(3.64%)、精子的密度不足(<20×109/L)(8.09%)及精子形态异常(畸形率)等。现经综合统计分析,了解到精液黏稠增加、液化时间异常及部分液化成为了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主要原因,给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时民,陈静. 检验与临床诊断全科医师分册[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26.

    [2] 郭应禄,李宏军. 男性生殖健康面临的挑战[J]. 中华男科学,2003,9(1):1-6.

    [3] 张雪青,陈增强,郑宇,等. 3 533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标本的支原体检测与耐药性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6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