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144300
呼气末正压通气在抢救AMI并重度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覃云涛
第1页

    参见附件(2228KB,3页)。

     经PEEP治疗后,15例(83.33%)病情迅速好转,其中13例(72.22%)患者于PEEP治疗2 h后病情好转,由烦躁转为安静,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发绀消失,心率、呼吸频率减慢,肺部啰音减少,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均明显提高,其余2例患者在通气治疗6 h后病情好转。1例在入院抢救1 h后死亡,2例在左心衰竭好转后,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2 PEEP治疗前后各种监测指标的变化

    见表1。

    2.3不良反应

    ①血压下降,本组5例上呼吸机后血压下降,经适当调整PEEP,补液,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强心升压,血压均可回升。②肺炎,本组有3例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经加强抗感染后肺炎均得到控制。

    3讨论

    常规的抗心衰治疗往往采用利尿、强心、血管扩张药,而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在循环不良的情况下,需要的时间更长[1],因而常规手段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高[2]。A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往往因心肌收缩力突然严重减弱,或左室瓣膜急性反流,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左室舒张末压迅速升高,肺静脉回流不畅,由于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从而造成弥散障碍以及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致严重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此外缺氧导致酸中毒,酸中毒又抑制心肌收缩,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同时因肺水肿导致肺顺应性降低,呼吸做功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加之患者疼痛、呼吸窘迫致躁动不安,大大增加氧耗量,加重缺氧,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造成恶性循环。而机械通气能迅速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心力衰竭,抢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目前机械通气常用无创正压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两种方式,无创正压通气常为多数医师采用抢救方式,然而,无创正压通气不少患者易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和严重腹胀,造成治疗失败,本组有8例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失败后,行经口气管插管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10例严重心衰,极度烦躁、有濒死迹象,直接经口气管插管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PEEP作用机制:①增加肺泡内压,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缩,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减少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②增加肺顺应性,减少呼吸功;③改善血管内外体液的分布[3]。本组18例AMI并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患者,经常规抗心衰治疗或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失败时,给予气管插管PEEP通气支持治疗,72.22%患者于PEEP治疗2 h后病情好转,烦躁、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症状迅速改善,心率、呼吸频率减慢,肺部啰音迅速减少,治疗前和治疗后的RR、HR、pH、PaO2、PaCO2、SaO2、PaO2/FiO2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各参数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说明PEEP通气支持治疗是抢救AMI并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患者的一个有效方法之一。

    本组患者入院抢救时常规静脉推注吗啡3~10 mg,个别患者按吗啡24 h用量=0.5 mg×患者的体重(kg),持续静脉推注维持48 h,所有患者均无躁动,可接受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末正压通气治疗,且吗啡可改善冠脉循环,具有镇静止痛,扩张动静脉以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耗氧,发挥心肌保护效应[4-5],建议常规使用。

    本组患者不良反应少,只有3例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但经积极抗感染和抗心衰治疗,感染均能得到控制。PEEP有增加胸内压,减少回心血量及心排血量,引起血压下降,此外由于胸内压的增加,还会加重冠脉的缺血,引起心肌梗死面积的扩大[6],因此,应选择好最佳PEEP水平,本组有5例上呼吸机后血压下降,笔者的经验是从小PEEP开始,初始为4 cm H2O,小幅缓慢上调PEEP,每次增加1~2 cm H2O,最佳PEEP水平选择应在循环功能或状态能够负担的前提下,使FiO2<60%,PaO2>60mmHg的PEEP值[7],本组通过选择最佳PEEP水平并及时补充血容量,适当应用升压药,血压均可稳定回升。此外,本组无一例并发人们常常担心的气压伤。

    总之,在抢救AMI并急性左心衰竭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方式,在出现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时,笔者建议在常规综合治疗心衰的基础上,配合吗啡的应用,尽快给予PEEP通气支持治疗,迅速纠正缺氧和改善心衰,阻断病情发展及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此外,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减少PEEP通气的并发症。达到既有效又相对安全,成为抢救AMI并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倪卫兵,孙华,陶志强,等.iPAP呼吸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6):567-569.

    [2] Nieminen MS,Bohm M,Cowie MR,et al.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heart failure:the Task Force on Acute Heart Failur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2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