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119009
注光照射治疗肠粘连128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5日 王丽杰
第1页

    参见附件(2015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和探讨注光照射治疗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28例肠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58例;年龄18~56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8年。根据病种逐个应用注光照射进行治疗。结果:有效率为100.0%,且治疗中及治疗后无任何不良反应,舒适安全有效,具有简、便、廉等优点,患者易接受。结论:注光照射治疗肠粘连行之有效,为目前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注光照射;肠粘连;疗效观察;术后炎症

    [中图分类号] R65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8(b)-189-02

    肠粘连多发于手术后或炎症,由于腹浆膜损伤,纤维素渗出,组织供血不足导致肠襻粘连[1]。主要症状及体征:阵发性或持续性腹痛、腹胀、食欲欠佳、恶心、便秘、腰痛等;查体:病变区有明显压痛、牵提病变区有牵扯痛、肠鸣音亢进等。临床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院2006年3月引进FS-IA型注光治疗机,笔者从2006年6月~2010年6月采用注光照射治疗肠粘连128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6月~2010年6月本科收治的128例患者。其中,男70例,女58例,年龄18~56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8年;病种分别为:阑尾炎术后72例,妇产科术后23例,胆囊术后15例,炎症性10例,胃术后5例,脾切除术后3例。

    1.2 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①患者取侧卧位,面向治疗机,暴露治疗部位;②打开电源总开关,电源指示灯亮,机器内风机运行发出声音;③将直径4 mm碳棒分别插入两级的自动给进初始位置,设定治疗时间(20 min);④将照射头移至对准患部,以瘢痕或痛点为中心,一般患部与照射部位为15~20 cm;⑤按启动健开始工作,治疗期间要询问患者,根据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随时调节照射头与皮肤的距离,热度以患者耐受且舒适为宜;⑥完成治疗时间功能健自动复位。关闭电源总开关,指示灯灭即可。

    上述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不必间断可继续下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自觉症状全部消失,阳性体征全部转阴。显效:治疗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查体按压或牵提病变区略有疼痛。有效:治疗后自觉症状减轻,查体阳性体征略有好转。

    2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128例肠粘连患者,经过注光照射治疗,最短者5次,最长者35次,一般14~21次,痊愈95例,占74.2%;显效20例,占15.6%;有效13例,占10.2%。总有效率为100.0%。

    3 讨论

    经过临床验证,采用注光照射治疗肠粘连,效果非常显著,总有效率为100.0%,为患者解除长期慢性病痛的折磨,免遭二次手术之苦。

    FS-IA型注光治疗机的作用机制是:采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系统自动控制激发炭质材料产生照度3850LX,光波为400~15 000 nm,能量1~10 ev,温度3 000℃以上的高能量可见光线,能有效穿透皮下5~8 cm。此光线带有大量炭离子,通过聚能反射罩,其光能浪涌式不断注入机体,对生物体产生热效应,光化效应,光生物作用。注光光束能激活光复活酶(photolase)、修复DNA、恢复蛋白质活性、改善细胞通透性和微循环,加速了细胞修复过程。

    注光治疗机的治疗作用:注光治疗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的吸收,解痉和缓解肌紧张,消除致痛化学介质,高能量可见光可使血液中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并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调节作用。故注光治疗有较强的消炎、消肿、解痉、镇痛作用并提高免疫功能。注光治疗还能使人体组织产生康普顿效应(光子与电子等粒子发生弹性碰撞),使组织内的分子不断极化、变化并剧烈摆动,在分子间摩擦产生热量,故可松解粘连组织、软化瘢痕,从而使粘连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迎刃而解,起到了药物所达不到的治疗作用。

    肠粘连主要由于腹腔内的创伤、出血炎症、感染、异物刺激等形成,是相伴机体组织愈合机制的必然结果[2]。肠粘连形成初期可毫无症状,也可表现为腹壁牵扯痛,往往被患者忽视,重者出现许多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等,更严重者可并发肠梗阻。注光照射治疗之所以有这么显著的效果,除正确持续的治疗因素外,还与病变处于早期可逆性阶段有关,若发展至晚期不可逆性阶段(完全性肠梗阻、肠坏死)则此治疗方法也是无效的。故得病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目前治疗方法有:①药物治疗:只起到缓解症状,但易复发;②针灸:大部分年青患者不宜接受,且对无菌操作技术要求严格,预防交叉感染;③电疗、红外线照射等治疗效果不甚满意;④手术治疗:目前有肠粘连开腹松解术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3]。均需住院在全麻下进行,费用高、风险大、痛苦大。肠粘连开腹松解术虽然能松解粘连,但手术具有相当的盲目性,探查范围大,较大的手术后腹腔内炎症反应较重[4]术后仍需注射大量抗菌药物预防控制感染,副作用大。最棘手的是术后还会形成新的粘连,医患双方又受困于相同的问题,肠粘连开腹松解术再粘连的概率达67%~93%[3];腹腔镜粘连松解术虽较开腹手术创口小、腹腔损伤少,降低了再粘连的概率,但还是存在创伤、存在再发,且腹腔镜适宜松解腹壁索带型肠粘连,而腹腔内粘连广泛致密的病例,腹腔镜手术则极其困难,容易发生肠管破裂等医源性损伤[5]。

    采用注光照射治疗肠粘连不存在对证型的选择,是一种无创伤的深度穿透治疗,无任何毒副作用、无交叉感染、无痛苦、易接受、疗效好,对环境要求极低且操作简便,安全性稳定性极高,是一种纯绿色治疗,为目前治疗肠粘连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小马.电针治疗肠粘连110例疗效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1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