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119143
医院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5日 张琼,邱晓春
第1页

    参见附件(1110KB,1页)。

     [摘要] 目的:分析本院不合理用药处方,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12月的用药处方,每周随机抽取200份,共计10 400份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不合理处方422份,门诊处方218份(51.7%),住院处方204份(48.3%),处方不合理率为4.06%;对422份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寻找不合理的原因,总结不合理用药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的最主要原因是溶媒选择不当,占不合理处方的47.39%;其次是滥用抗生素,占不合理处方的16.59%;往后依次是药物剂量不正确、用药与诊断不相符、药物合用毒性增加、两种药物相互拮抗,分别占不合理处方的12.09%、9.72%、8.77%、5.45%。结论:医生应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增加对药物的认识,同时医院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药师、护士等其他医疗工作者应积极发现不合理用药。

    [关键词]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19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8(a)-140-01

    合理用药是缓解和治愈疾病的关键。药物具有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双面性,而且不同药物间可以相互作用,因此合理用药就要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包括对症用药、合适的剂量,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避免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1]。不合理用药不仅不能达到治疗疾病、延缓病程发展的目的,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当前我国许多医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本院出现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12月用药处方,每周随机抽取200份,共计10 400份。其中不合理处方422份,门诊处方218份(51.7%),住院处方204份(48.3%),处方不合理率为4.06%。所抽取的10 400份处方包括门诊及临床各科室病房的处方。

    1.2 方法

    对422份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寻找不合理的原因,总结不合理用药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按照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进行分类。

    2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不合理用药的最主要原因是溶媒选择不当,占不合理处方的47.39%;其次是滥用抗生素,占不合理处方的16.59%;往后依次是药物剂量不正确、用药与诊断不相符、药物合用毒性增加、两种药物相互拮抗,分别占不合理处方的12.09%、9.72%、8.77%、5.45%(表1)。

    3 讨论

    合理用药,可以增加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节约药物资源,提高患者医治效率,促进早日康复,已经成为医药界甚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合理用药成为目前医院和医疗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轻者给患者身心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重者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医生具有处方权,掌握着是否用药和如何用药,因此在医生开出的处方中可以找到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本文结果显示不合理用药的最主要原因是溶媒选择不当,占不合理处方的47.39%;其次是滥用抗生素,占不合理处方的16.59%;往后依次是药物剂量不正确、用药与诊断不相符、药物合用毒性增加、两种药物相互拮抗,分别占全部处方的12.09%、9.72%、8.77%、5.45%[2-3]。

    溶媒选择不当会使药物在和溶媒混合后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直接影响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导致药物疗效消失甚至产生毒性。当前临床中输液应用的增加,各种药物理化性质不一,需要医生在应用时应注意溶媒的选择;抗生素的种类的增加使其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出现而失去抗菌作用。医生不应轻易的运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医生对药物认识不够,业务素质不高,往往会出现药物剂量不正确、用药与诊断不相符、药物合用毒性增加、两种药物相互拮抗等不合理用药[4-6]。

    总之,临床出现的不合理用药多是部分医生自身的业务素质欠缺,对药物应用的认识不够所造成的。所以为了避免不合理用药,医生应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增加对药物的认识,同时医院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药师、护士等其他医疗工作者应积极发现不合理用药并予以及时补救。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刘则宗,李玉霞.防范医院不合理用药几点措施[J].中国全科医学,2005, 8(2):144.

    [3]张芳,徐建军.引起不良理化变化的药物相互作用(二)[J].中国临床医生,2001,29(4):5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1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