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08617
药物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罗曼
第1页

    参见附件(2086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药物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沙美特罗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沙美特罗;吸康复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b)-186-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病程缓慢进行性发展,反复急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劳动能力[1]。有研究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呼吸衰竭之前,夜间血氧水平己达呼吸衰竭标准[2],同时支气管扩张剂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较好。同时有调查显示,有研究表明,大约有6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有运动与日常生活能力障碍[3]。若早期给予及时有效药物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可提高生存质量。本科2009年5月~2011年2月对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药物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9年5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5~69岁,平均(65.6±6.5)岁。所有患者均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胸部X线和肺功能检查确定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把上述患者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包括平喘、祛痰、抗感染、使用激素及呼吸兴奋剂、纠正电解质紊乱和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碟式剂(舒利迭),每次2吸,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积极采用呼吸康复训练治疗:①定时变换呼吸频率:凡不能自行调节呼吸频率,可通过呼吸机协助呼吸训练。②按摩康复:顺序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先轻后重,由浅入深,由慢而快,每天2次,每次15 min。③肢体功能训练: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根据患者肌力不同,训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较弱的肌群。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分别测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同时采用ADL指分级法来评定日常生活能力。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FMA与ADL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运动与日常生活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最突出的后遗症,也是国内外医生感到很棘手的难题。在急性发作期常规药物及合理的机械通气多能使病情缓解[4-5]。

    沙美特罗即为一种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其与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具有协同作用。丙酸氟替卡松能抑制T细胞的细胞因子和嗜碱细胞组织胺的释放,减少黏附分子表达,刺激炎症细胞凋亡和诱导细胞抗蛋白酶的释放[6]。能够减少炎性细胞渗出,抑制上皮细胞的增生及基底膜的增厚,减轻气道炎症[7];而与沙美特罗的结合可形成有活性的受体-类固醇复合物,以二聚体形式移行至细胞核与特异DNA序列结合,调控不同的前炎症基医的转录,提高抗炎活性。

    同时在治疗中,呼吸康复训练能使患者呼吸水平在恢复的过程中逐渐向正常、复杂的运动模式发展,从而达到呼吸系统的重新组合。同时有研究表明其在短时间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还有康复评定贯穿始终,避免了患者常有的异常模式和误用综合征的出现,使患者运动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本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总之,药物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皮秀杰,王甲宁,林志国.长期家庭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稳定期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药,2004,5(9):77-78.

    [2]Gorecka D,Sliwinski P,Palasiewicz G,et al.Effects of almitrine bismesyla-

    te on arteriaI blood gas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moderate hypoxaemia:a multicentre,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Respiration,2003,70:275-283.

    [3]Saaresranta T,Irjala K,Polo 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8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