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08620
肾脏疾病患儿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胡奇峰
第1页

    参见附件(2007KB,2页)。

     [摘要] 目的:了解肾脏疾病患儿中是否存在急性肾损伤(AKI),肾脏疾病患儿AKI的发生率和病因构成。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100例肾脏疾病患儿进行临床研究,采用成人的AKI诊断标准来诊断AKI。结果:其中符合AKI的诊断标准的有34例(34%):紫癜性肾炎(HSPN)和狼疮性肾炎(LN)伴发AKI的患儿,所有患儿均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在肾病综合征(NS)伴发的AKI的患儿中,有66.5%的患儿表现为尿量减少,同时其中19.2%的患儿伴有血肌酐升高。NS基础上发生的AKI中大多数因为环孢素A的副作用、低血容容量、肾小管间质损害等肾外因素导致的,LN和HSPN基础上发生的AKI,都是由于肾小球疾病导致。结论:肾脏疾病患儿急性期,有34%的患儿会发生AKI;原发性NS中,非肾性因素与AKI发生有密切关系,而在LN和HSPN中,基础肾小球疾病是AKI的常见病因。

    [关键词] 肾脏疾病;急性肾损伤;研究;危重症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b)-181-02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最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是临床各科室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从轻微血肌酐升高到严重无尿性AKI,急性肾脏损伤程度和临床表现不一,AKI与患者病死率、CKD的发生以及维持性透析率密切相关,成人血肌酐轻度升高(26.5 μmol/L),病死率将上升4.1倍[1],儿童AKI的死亡率比非AKI者高5倍,但到目前为止,笔者对儿童肾脏疾病基础上AKI的准确发病率、疾病构成等资料特别缺乏,甚至不是很清楚成人AKI诊断标准对于儿童肾脏疾病,但如果没这些资料,儿科医生就很难了解儿童肾脏疾病中AKI的发生、发展规律,因此给此病的预防和有效治疗进而改善预后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笔者对最近1年来在本科住院的部分肾脏疾病患儿进行简单的临床研究,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部分肾脏疾病患儿进行临床研究,患者选择的标准:①确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紫癜性肾炎(HSPN)和狼疮性肾炎(LN)的2~16岁住院患儿;②发病或复发时间≤3个月。采用成人的AKI诊断标准来诊断AKI。入选本研究的患儿有100例,其中原发性NS 70例、HSPN 15例和LN 15例,年龄2~16岁,平均(8.9±3.9)岁,其中,男65例,女35例。根据成人的AKI诊断标准[2],48 h内血肌酐上升>126.5μ/L,或基础肌酐值增长>50%,或尿量<0.5 ml/(kg·h)达6 h,将入选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同时参照2005年的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AKIN)分期标准[3],根据患儿血肌酐上升、尿量减少的程度将AKI组的所有病例分为1期、2期和3期。

    1.2 研究方案

    达到入选标准的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测(晨尿)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根据患者的病情检测血补体、抗核抗体、肾早期损伤指标、尿蛋白电泳、腹部超声或肾脏病理等检查,除此之外,笔者还要定期监测患儿24 h尿量和血肌酐[4],入院当天以及入院后第2、4、14天和1个月监测24 h尿量和血肌酐。患儿住院期间,参照2000年珠海会议的治疗草案[5]为患儿制定治疗方案:所有患儿给予正规的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行血液透析/滤过或腹膜透析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多个样本率的χ2分割法进行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患儿中,符合AKI诊断标准的患儿有34例(34%),其中NS伴AKI 27例(37.14%)、HSPN伴AKI 2例(13.3%)、LN伴AKI5例(33.3%);紫癜性肾炎(HSPN)和狼疮性肾炎(LN)伴发AKI的患儿,所有患儿均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在肾病综合征(NS)伴发的AKI的患儿中,有66.5%的患儿表现为尿量减少,同时其中19.2%的患儿伴有血肌酐升高。按照AKIN标准对诊断AKI的患儿进行分期,具体见表1。

    3 讨论

    分析肾脏疾病基础上发生AKI的病因:①NS-AKI的27例患儿中,明确病因的有7例,其中与肾脏基础疾病相关的有3例(肾脏病理都是IgA肾病、可见新月体形成),肾前性因素导致的AKI有1例(伴吐泻、低血容量,补液治疗后血肌酐恢复正常),2例与肾小管间质损害有关(存在肾脏缺血、高度浮肿和感染等高危因素,伴尿糖、小分子蛋白尿,限制24 h入量、对症治疗后血肌酐恢复至正常,未做肾穿)。环孢素A副作用导致的有1例(病理显示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发生AKI时测量环孢素A的峰浓度为1 191 μg/L,环孢素A减量后血肌酐降到正常。其余19例均未找到明确病因,②5例LN-AKI,笔者对3/5的患者进行肾脏活检,病理都是Ⅳ型LN;其中l例发生AKI时合并“腹膜炎”,不排除与严重感染有关,所以,笔者认AKI的发生可能与狼疮活动、肾脏基础疾病较重有关,③2例HSPN-AKI的患者均有肉眼血尿[6],其中1例肾脏病理为紫癜性肾炎Ⅲb、伴严重的肾小管间质损害,因此考虑为严重的肾脏基础疾病导致的。综上所述:AKI确实存在于儿童肾脏疾病中,原发性NS中,非肾性因素与AKI发生有密切关系,而在LN和HSPN中,基础肾小球疾病是AKI的常见病因。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0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