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09154
民族地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与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谢优 敖文娟
第1页

    参见附件(3246KB,3页)。

     [摘要] 目的:了解民族地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状况及影响因素,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民族地区200例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200例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佳者35例,占17.5%;服药依从性差者165例,占82.5%。年龄≥60岁、初中以下文化、低收入、家庭与社会不支持及高血压知识未掌握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民族地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很低,年龄、文化程度低、经济困难、家庭与社会不支持及高血压知识未掌握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大对其经济、社会的支持,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7(a)-150-02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而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有2.0亿,但是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6.1%[2],尽管新的降压药不断问世,但高血压的控制率还是如此之低,分析其原因,与患者不知晓自己患高血压、患者不治疗或凭感觉用药、服药依从性差等有关[3]。因此,如何使高血压患者养成规律、终生服药的良好习惯是有效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而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在我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对于经济、文化、卫生均处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不容乐观。鉴此,本研究对民族地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010年7~8月在民族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其中,男119例,女81例;年龄45~78岁,平均(61.0±3.1)岁;初中以下文化120例,高中以上文化80例;低收入或因病返贫者133例,高收入者67例;因经济困难、家庭不和睦、缺乏家庭照料等导致家庭与社会不支持者118例,以农村患者居多。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全部能够配合调查。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自行设计,调查由作者一对一进行。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高血压知识认知及服药依从情况三部分。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月收入<1 000元为低收入、月收入≥1 000元为高收入)、家庭与社会支持情况(家庭指患者配偶及子女、社会关系指亲戚、朋友、同事)。高血压知识认知部分主要调查高血压诊断、主要症状、危险因素及高血压主要损害器官、不能根治、感觉良好后需坚持用药等知晓情况,共有10道知识题,答对80%的问题者计为对高血压知识掌握。服药依从情况(6问):您是否未按医生处方所列品种用药?您是否有时随意增减药量?您是否出现过忘记服药或改变服药时间间隔?您是否曾擅自停药?您是否服用处方药时饮酒?每个问题以“是、否”回答,6个问题的回答均为“否”,即为服药依从性佳,6个问题中只要有1个或1个以上的回答为“是”,即为服药依从性差,并询问不遵医服药的原因。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百分比进行统计学描述,差异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知识认知

    高血压知识认知很低,高血压知识掌握者仅占27.5%(55/200),未掌握者占72.5%(145/200)。10个方面高血压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42.6%,各单项知识知晓率高低不同,知晓率最高的是高血压主要症状,占62.5%,知晓率最低的是高血压主要损害器官,仅为16.5%。见表1。

    2.2 服药依从情况

    200例患者中服药依从性佳者35例,占17.5%;服药依从性差者165例,占82.5%;大多数患者发生了1种或多种不良服药行为。200例患者不遵医服药的不良行为发生率各项不同,以不规则服药发生率最高。见表2。

    2.3 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比较,年龄≥60岁、初中以下文化、低收入、家庭与社会不支持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高血压知识掌握与未掌握者比较,对高血压知识未掌握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详见表3。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不能根治,依赖于长期、不间断、规律服药控制血压,而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法是治愈疾病的前提,若患者不依从用药,则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4]。本次调查显示,民族地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佳者仅占17.5%,服药依从性差者占82.5%,大多数患者发生了1种或多种不良服药行为,以不规则服药发生率最高。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对高血压知识未掌握、年龄≥60岁、文化程度低、经济困难、家庭与社会不支持。

    依从性与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关系密切,高血压知识未掌握患者依从性差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这与民族地区文化低、卫生资源落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认知力低有关。调查结果也显示,患者对高血压主要损害器官知晓率最低,仅16.5%,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感觉良好后需坚持用药知晓率也很低,分别为21.5%和31.0%。由此可见,由于患者知识缺乏,不懂得治疗高血压的目的是保护重要器官、延缓或逆转靶器官的损害,不理解长期、规则服药的作用是有效、平稳降压,不懂得服药不依从会引起血压波动加重病情的进展,故而依从性差不良行为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因此,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通过出宣传板报、发放宣传画页或小册子、组织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高血压的防控知识,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诊断、临床表现、用药方法、需长期服药、如何检测血压等方面进行专题知识讲座,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技能。充分发挥基层医生优势,利用每天与患者接触的机会,进行随机性教育和座谈式教育,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知识、药物作用、服药剂量、方法等,有效督导患者合理用药。向患者发放医患联系卡,定期随访。选择药物时,根据病情尽量选择每日一次的长效制剂,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压,也有利于提高其依从性,由于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自认为血压不高就自行减量,甚至停药,而测量血压所得的客观结果,则可使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督促患者遵从用药方案,从而提高依从性。与卢云娟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

    年龄≥60岁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与患者文化层次低、健康意识差、对疾病的危害认识不足、老年人记忆力和认知力减退等有关。因此,应加强老年患者的管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药物治疗方法,要多提问,多答疑,以加深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根据患者不同的经济状况、病情按个体化原则合理选择药物,减少联合用药种类和次数,采用适合老年人服用的剂型、剂量;并将服药与某些必做的事相联系;与家属充分沟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4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