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029403
10年间11 507例已婚妇女普查结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5日 王梅嫒 杨惠茹
第1页

    参见附件(2213KB,3页)。

     其次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居第2位。10年间阴道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1998~2003年为19.60%,其中滴虫性阴道炎所占比例较大,本院门诊开展集中规范治疗,局部用药加全身用药,强调夫妻同治,改变卫生习惯,提倡淋浴,使得阴道炎发病率明显下降。2003年7月~2008年6月普查阴道炎发病率为10.84%,其中,以外阴假丝酵母菌感染和老年性阴道炎所占比例较大,考虑调查中绝经后患者增加,糖尿病患者增加,需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有关,故需引起临床重视。

    在10年普查普治中,宫颈炎发病率略有增加,由12.56%上升至15.35%。宫颈炎以宫颈糜烂为主要类型。临床上因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未引起足够重视,门诊治疗以阴道置药为主,重度宫颈糜烂者采用理疗,总体治愈率不高。于2008年普查后门诊患者因白带带血行宫颈活检发现2例宫颈原位癌患者。宫颈细胞学巴氏涂片检查检出率低,与取材方式有很大关系,有条件时可改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有研究报道,利普液基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较高的确诊率,是妇科细胞学诊断行之有效的一种筛查方法。目前认为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明确关系。宫颈的癌前病变是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使干预和治疗成为可能。故做好针对病因的预防、治疗有重要意义。

    子宫肌瘤好发于40~50岁妇女,本院1998年7月~2003年6月查出子宫肌瘤患者561例,2003年7月~2008年6月查出子宫肌瘤患者485例,40~50岁妇女患病率较高,为16.05~16.84%,说明处于生育期及绝经前期的妇女随年龄增长,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将逐渐提高,且因B超诊断技术的提高,使得无症状小肌瘤得以检出。

    4 今后工作中需改进的几个方面

    4.1 加强健康教育

    在普查后根据高发疾病的病因采取集中进行健康教育。因乳腺增生、乳腺癌、宫颈癌的发生都与情志有关,所以教育广大女职工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强自信,勇于面对生活困难和工作压力,加强个人修养,开阔心胸,自我排解各种人际矛盾;避免多个性伴侣;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合理营养膳食加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积极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4.2 规范、完善普查项目

    提高普查质量在乳腺疾病的普查中应结合妇女自我检查,医生查体,对不同年龄段妇女开展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检查,提高疾病检出率。申请经费开展宫颈利普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从而达到早期治疗,提高妇女生存质量。

    4.3 提高医务人员临床治疗技术

    积极开展宫颈炎的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生育状况、病情轻重采用有效理疗、局部放药、全身用药综合治疗,阻断和减少宫颈炎及宫颈癌的发病,并在门诊做好记录,定期复查。对乳腺疾病患者除积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外,指导患者自我检查,对已发生宫颈癌、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定期随访,进行康复训练,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和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江莹.1312名女职工乳腺疾病筛查及相关因素情况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1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