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029496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7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5日 薛 翔
第1页

    参见附件(1410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每天100 mg;给予低分子肝素0.4 ml,每天2次,连用7 d;同时给予抗心绞痛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每天75 mg,每天1次。两组患者共治疗4周。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胸痛发生次数以及使用硝酸甘油的次数等。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关键词] 心肌梗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a)-067-02

    急性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1]。其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患者满足以下条件:①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胸痛症状;②心电图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动态演变图形;③心肌酶及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超过2倍正常值并呈动态变化;④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一支或多支血管完全闭塞。同时满足第④项再加上其他任意两项即可入选。同时排除:2周内有活动性出血(胃肠道溃疡、咯血等)患者;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等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7例,男31例,女26例;年龄(62.1±9.7)岁;梗死部位:前壁22例,下壁27例,复合壁8例。对照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61.3±8.9)岁;梗死部位:前壁21例,下壁26例,复合壁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每天100 mg;给予低分子肝素0.4 ml,每天2次,连用7 d;同时给予抗心绞痛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每天75 mg,每天1次。两组患者共治疗4周。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胸痛发生次数以及使用硝酸甘油的次数等。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复发次数、硝酸甘油每天使用量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每天使用量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复发次数、硝酸甘油每天使用量减少小于50%。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绝大多数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在此病变的基础上,再加上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和(或)冠状动脉痉挛造成。故AMI的发生大多数都经历类似的病理生理变化:即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血管痉挛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及血流动力学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血管阻塞[2]。一般认为,血小板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内膜损伤、胶原暴露时可导致血小板迅速附着、激活,同时血小板在损伤部位的激活也通过生长因子的释放可形成微血栓,同时使局部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血栓形成[3]。

    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4]。氯吡格雷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它的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Ⅲb/Ⅲa复合物的活化,因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必须经生物转化才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除抑制ADP外,氯吡格雷还能通过阻断由释放的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的扩增,抑制其他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不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肠溶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合酶的途径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血栓素A2,从而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抗栓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作用温和,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数日才能达到充分的抗血小板作用[5],多个研究表明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可以增强抗血小板聚集[6]。

    在本文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赵玉文.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50.

    [2]刘健,郑彬.氯比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1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