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029386
2型糖尿病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5日 顾海蔚 陆 洁 蒋克敏
第1页

    参见附件(1344KB,2页)。

     3 讨论

    阿司匹林由于其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现已成为各种心血管病预防和治疗的基石。国际抗血栓联合组用Meta分析对65个临床用阿司匹林的试验中发现其能降低23%的危险度。但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在所有患者中并不一致,表现在接受治疗量阿司匹林的患者中仍有缺血性事件发生,即认为存在“阿司匹林抵抗”[6]。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环氧化酶(COX)有关。环氧化酶(COX)在人体内以两种形式,即COX-1和COX-2,是花生四烯酸生成血栓素(TXA2)和前列腺素(PGI2)过程中的关键性限速酶。在生理情况下,COX-1存在于血小板中,COX-1是TXA2的主要来源。而COX-2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部分血小板中[7]。

    同时,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也包括血小板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对血小板的抑制是减弱或缺失的,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对P2Y12途径中Giα2的抑制作用的缺陷[8]。而P2Y12受体在正常人中是ADP所诱导的血小板微聚集所必需的[9]。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合并2型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后,ASR及AR+ASR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期未合并2型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两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2型糖尿病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合并2型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会有较高的血栓发生可能,临床应给予充分重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本次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积累较多样本数量,是今后相关研究需要不断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1]Anonymous.Collabo rative overview of randomized trial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Ⅰ-Ⅲ[J].BMJ,1994,308(6921-6923):81-106,159-168,235-246.

    [2]Nathan DM.Long-term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J].N Engl J Med,1993,328(23):1676-1685.

    [3]李慧娟,成兴波.2型糖尿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3):446-448.

    [4]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5]王春波,胡大一,朱正炎.等.糖尿病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6):1468-1471.

    [6]任仲侨,刘宁.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