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3期
编号:12032537
小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呼吸道管理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总结对38例小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呼吸管理。方法:术前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护理,积极控制感染,吸氧,控制肺动脉高压,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本组患者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直视手术,术后全部患儿选用 美国BP760呼吸机,机械通气方式选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方式。结果:38例患儿中,术后发生肺不张3例,占7.9%;1 例气胸,占2.6%;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4~25 h,患儿全部痊愈。结论:合理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积极控制肺部感染,控制肺动脉高压,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小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呼吸道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4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33-02

    小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加之小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提高术后呼吸道管理技术是减少呼吸道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38例小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围术期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小儿,男性23例,女性15例。均患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症,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50 mmHg=0.133×50 kPa),手术年龄1岁12月~10岁,平均(2.16±3.55)岁,活动后发绀5例,无发绀33例,心脏杂音Ⅰ~Ⅱ级19例,Ⅲ级11例,Ⅳ级及以上8例,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均有不同程度的亢进,无肝脾大及水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