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39493
左金丸合丹栀逍遥散对肝胃郁热型胃溃疡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284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左金丸合丹栀逍遥散对肝胃郁热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肝胃郁热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左金丸合丹栀逍遥散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并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金丸合丹栀逍遥散能有效缓解肝胃郁热型胃溃疡的临床症状,单纯中药治疗胃溃疡有效,可降低溃疡复发率。

    [关键词] 左金丸;丹栀逍遥散;肝胃郁热型;胃溃疡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064-02

    胃溃疡是指发生于胃部的消化性溃疡。为探索单纯中药在胃溃疡治疗中的优劣,本文对2007年2月~2009年10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14例患者,依就诊先后顺序编号,按数字表法,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进行了疗效及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治疗组57例,男30例,女2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溃疡面直径为0.5~1.5 cm,平均0.73 cm;Hp阳性55例(96.5%);对照组57例,男31例,女2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3岁,溃疡面直径为0.5~1.4 cm,平均0.74 cm;Hp阳性52例(91.2%)。

    1.2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内科学》第6版教材[1],①反复发作餐后上腹疼痛或疼痛加重;②胃镜确诊为胃溃疡活动期(A期);③14碳呼气试验Hp阳性或阴性。

    1.3中医诊断标准[2]

    中医诊断为肝胃郁热证:具有胃脘灼痛,痛势较急,以餐后最甚,心烦易怒,嘈杂泛酸,口苦咽干,常伴发热,面色发红,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1.4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中西诊断标准,年龄19~70岁,同意参加本研究的患者。

    1.5 排除标准

    ①复合性溃疡;②胃镜下无溃疡,溃疡数目超过 3个或以上;③有特殊原因的溃疡,如胃泌瘤,肝硬化等;④曾做过胃或十二指肠手术者;伴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疾病;⑤哺乳期及妊娠妇女;⑥本研究前1周内接受过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

    1.6治疗方法

    1.6.1治疗组采用左金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组方:黄连12 g、吴茱萸2 g、丹皮15 g、栀子10 g、柴胡10 g、当归15 g、白芍15 g、茯苓30 g、白术10 g、瓦楞子15 g、乌贼骨15 g。由本院煎药房统一代煎,真空包装,每剂2包,每包150 ml,早晚各服1包,连服4周。

    1.6.2对照组 奥美拉唑20 mg,晨起口服,每日1次,连服4周;阿莫西林0.5 g,口服,每日2次,连服2周;胶态果胶铋2片,三餐前及睡前口服,连服4周。

    1.7疗效观察

    1.7.1临床症状疗效判断标准参考消化性溃疡的中西结合诊治方案(草案)[3],临床治愈:所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上腹部灼痛消失,心烦易怒,嘈杂泛酸,口苦咽干,发热,尿赤,便结等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有效: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症状无好转。

    1.7.2 Hp根除率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行14碳呼气试验检查,治疗前阳性者治疗后检查显示为阴性视为根除。根除率=(治疗前阳性者-治疗后阳性者)/治疗前阳性者×100%。

    1.8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SPSS13.0软件统计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Hp根除率

    治疗组Hp根除率为65.0%,对照组Hp根除率为6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复发率

    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胃溃疡属中医“反胃”、“吐酸”、“胃痛”范畴,总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调、劳伤过度、素体虚弱等原因所致。笔者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情志抑郁,恼怒忧思,肝郁气滞,不得疏泄,则横逆反胃乘脾。肝气郁久化热,又兼素食香燥速食或酒食辛膻,更助火热之邪,而成肝胃郁热之证。固肝胃郁热型胃溃疡患者日渐增多。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对胃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可能是侵袭因素增强,也可能是防御因素减弱,或兼而有之,主要病因是Hp感染、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胃酸分泌增多。综合以上因素,用左金丸清肝泻火,降逆止呕制酸,有研究显示黄连与吴茱萸的比例为6∶1时对肝郁气滞型Hp阳性者有较好的杀菌作用[4]。又配伍丹皮、栀子加强清泻肝火的作用。柴胡、白芍、当归疏肝养血柔肝。茯苓、白术健脾和胃。瓦楞子、乌贼骨因其含大量碳酸钙,可中和胃酸,修复溃疡面发挥制酸功效。故而用左金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既达清肝胃之火,疏肝气之滞,调脾胃之本的目的,亦有抗Hp感染,减少胃酸对胃黏膜侵袭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追踪随访的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

    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且明显降低其复发率,远期疗效优于西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8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