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39500
异丙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287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8年6月本院妇科择期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在低位连续硬膜外麻醉情况下,异丙酚组先静注芬太尼0.05 mg+异丙酚50 mg,然后静滴异丙酚2 mg/(kg·h)持续至手术结束前10 min。结果: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在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后,MAP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异丙酚组MAP在T2、T3、T6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用药后5、10 min的血压值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脉搏及氧分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在用药后10~20 min,呼吸抑制比较明显,脉搏显著加快,脉搏与氧分压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min后脉搏逐渐下降,并稳定在注药前水平。异丙酚组和对照组的镇静评分在T2~T5,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6时逐渐恢复到用药前水平;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牵拉反应、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能显著抑制手术所致的内脏牵拉反应,静注芬太尼-异丙酚防治低位硬膜外麻醉可应用于妇科手术。

    [关键词] 异丙酚;低位硬膜外麻醉;妇科手术;牵拉反应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055-02

    异丙酚起效迅速、效果确切且可使患者术后苏醒完全,是一种快速短效的静脉全麻药[1-2],但其镇痛作用弱,而低位硬膜外麻醉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镇静作用较弱。若两者结合,将起到较好的疗效。本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妇科择期手术患者78例应用小剂量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对妇科手术实施麻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6月~2008年6月本院妇科择期手术患者78例,年龄20~66岁,平均(35.8±12.5)岁,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史,排除ASAI~II 级及显著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吸毒、酗酒、对异丙酚过敏及内分泌疾病患者,疾病种类:子宫肌瘤42例,卵巢肿瘤21例,子宫颈癌15例,手术时间1~3 h,平均(1.8±1.0) h。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手术病种和手术输液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前0.5 h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0.1 g,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或0.75%布比卡因注射液进行硬膜外麻醉,麻醉的平面范围为T6~S5。辅助用药方面,异丙酚组在皮肤消毒之前,先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异丙酚1 mg/kg,然后以异丙酚2 mg/(kg·h)静注维持至手术结束前10 min。对照组于皮肤消毒时从morphes管内静注哌替啶1 mg/kg、异丙嗪0.5 mg/kg,术中输入复方格林氏液、血定安,根据失血量多少给患者进行适当输血,辅助用药同时,给予患者面罩吸氧。

    1.3 观察指标

    1.3.1 所有患者术中接受心电监测仪监测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和脉搏氧饱和度(pluse oxygensaturation,SpO2),并保持SpO2≥95%;利用呼吸监护仪测定各呼吸参数,监测所有患者的呼气末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观察各组选择辅助用药前5 min(T1)、辅助用药后5 min(T2)、10 min(T3)、20 min(T4),手术探查(T5)及术毕(T6)时6个时间点的 SBP、DBP、RR、HR及SpO2 的变化,以上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人完成。

    1.3.2 记录术中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牵拉反应等情况,镇静评分标准[3],1分:完全清醒;2分:思睡;3分:入睡,唤之睁眼;4分:入睡,轻物理刺激有反应(牵拉耳垂);5分:入睡,对轻物理刺激无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均值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作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软件选用SPSS 13.00)。

    2 结果

    2.1 异丙酚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循环和呼吸参数改变

    见表1。

    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在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后,MAP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异丙酚组MAP在T2、T3、T6时点较对照组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用药后5、10 min的血压值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脉搏及氧分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在用药后10~20 min呼吸抑制比较明显,脉搏显著加快,脉搏与氧分压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min后脉搏逐渐下降,并稳定在注药前水平。

    2.2 异丙酚组和对照组的镇静评分

    镇静评分在T2~T5,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6时逐渐恢复到用药前水平;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在各时点的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丙酚组评分值比对照组高,提示异丙酚镇静作用较单纯硬膜外麻醉效果好,见表1。

    2.3 异丙酚组内脏牵拉反应

    异丙酚组内脏牵拉反应占10.2%(4/39),异丙酚组患者恶心、呕吐占10.2%(4/39),对照组内脏的牵拉反应占38.5%(15/39),恶心、呕吐占23.1%(9/39),两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作用尚不完善,它的内脏牵拉反应率较高,影响手术的操作,临床常需辅助用药以消除此方面的反应。芬太尼具有强效镇痛功能,其低毒,对循环系统影响较轻微,且起效快,易控制用量,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短[4-5];异丙酚为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有在人体内代谢迅速,使用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其镇痛作用较弱,一般需加用较强作用镇痛药来减少异丙酚用量及维持麻醉平稳[2]。研究表明异丙酚除了具有麻醉作用外,尚具有镇静、抗呕吐、抗焦虑等作用[3]。本文异丙酚组和对照组的镇静评分在T2~T5,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6时逐渐恢复到用药前水平;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异丙酚组评分值比对照组高,提示异丙酚镇静作用较单纯硬膜外麻醉效果好,提示异丙酚组用药后,对术中拮抗牵拉反应控制较好,停药后患者清醒时间较短,语言清晰,恶心、头昏症状较轻微,其用药后的评分显著高于用药前,但在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异丙酚应在低位硬膜外麻醉平面十分确切的基础上作辅助用药,且手术术中应常规输氧[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8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