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42618
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25日
正常时间,地塞米松,糜蛋白酶,观察组,效果明显,统计学意义,发病原因,鼓膜
第1页

    参见附件(625KB,1页)。

    林艳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摘要】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7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听力恢复正常时间、鼓膜颜色恢复正常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原因,使用抗生素、α-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疗效 正常时间 地塞米松 糜蛋白酶 观察组 效果明显 统计学意义 发病原因 鼓膜

    【分类号】R764.21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儿童和成人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成人发病率约为2.16%,儿童为2.51%[1]。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7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6年5月~2009年5月耳鼻喉科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
------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儿童和成人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成人发病率约为2.16%,儿童为2.51%。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7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2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