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9年第15期
编号:12054416
氯胺酮对肺癌开胸术后患者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效应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5期
氯胺酮对肺癌开胸术后患者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效应的影响
氯胺酮对肺癌开胸术后患者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效应的影响
氯胺酮对肺癌开胸术后患者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效应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肺癌开胸术后患者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肺癌择期开胸手术患者45例,男33例,女12例,年龄45~70岁,体重47~71 kg,根据氯胺酮持续输注的剂量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对照组持续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Ⅱ、Ⅲ组于切皮后分别输注氯胺酮42 μg/(kg·h)和83 μg/(kg·h),至术后24 h镇痛结束。缝皮后经颈内静脉接施曼信电子镇痛泵(内含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的舒芬太尼250 μg),参数设定为负荷剂量5 μg,背景剂量1 μg/h, PCA追加剂量2.5 μg, 锁定时间3 min。术后患者诉疼痛后视觉模拟评分(VAS)>0,开机镇痛,记录开机给负荷量后0、4、8、16、20、24 h等时间点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按压次数(D1)、实进次数(D2)、BP、HR、RR、SpO2、VAS、Ramsay评分和不良反应及治疗措施。结果:术后0、4 h等时间点VAS评分、D1和D2,Ⅰ组高于Ⅱ组和Ⅲ组,且呈下降趋势(P<0.05~0.01)。Ⅰ组24 h舒芬太尼累积用量为(167.5±40.5) μg多于Ⅱ组和Ⅲ组(P<0.01),Ⅱ组(135.6±25.6) μg多于Ⅲ组(100.6±13.8) μg(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满意度(GSS≤2),Ⅰ组11例(53.3%),少于Ⅱ组12例(80%)和Ⅲ组15例(100%),P<0.01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