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9年第13期
编号:12054674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X、CT、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病变不同时期有不同程度的影像学改变,在病变同一时期对不同的影像检查敏感性不同,Ⅰ、Ⅱ期X线为阴性;CT可以较早期发现病变,显示骨结构;观察晚期增生、硬化、囊变、碎裂、塌陷变形,MRI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特别对Ⅰ、Ⅱ期病变均能诊断。结论:MRI、CT及X线对诊断本病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磁共振成像;X线断层摄影; X线摄影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096-0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诱因较多,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逐渐年轻化。而对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髋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影像学检查已成为诊断本病重要手段。现就淮北矿工总医院集团总院2005年7月~2008年6月检查出22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例均经X线平片、CT、MRI检查证实为ANFH。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18~70岁,平均45岁。7例有激素服用史、5例股骨颈骨折、4例有结缔组织病史、4例有外伤史、1例长期饮酒史、1例原因不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