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9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57209
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25日 黄汉红 茶春喜
第1页

    参见附件(2130KB,3页)。

     [摘要]目的:减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并发症,提高其存活率。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均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就其透析常见并发症加以分析。结果: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是低血压、高血压、贫血、心律失常、感染、浆膜腔积液、低血糖及胃轻瘫。结论: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其存活率,要积极地控制血糖、血压,改善营养状况及贫血,充分进行透析,并发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1:178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016-0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过程是可以延缓但却是不可逆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占透析患者的13.5%。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视力障碍、血管病变及营养不良,糖尿病肾疗与非糖病肾病患者相比,进入透析后各种并发症相对较多,存活率低,风险大。本文对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DN患者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年3月~200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32例,透析次数2 580次,年龄40~70岁,平均(60.O±2.8)岁,其中,男19例,女13例,32例均排除其他的肾脏疾病。

    1.2方法

    血管通路:所有患者都先行中心静脉置管,血管条件成熟后行血管内瘘手术,难以建立血管内瘘的患者行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所有患者均采用碳酸盐血液透析,每周2-3次,每次4 h,血流量为150-250 ml/min,对于心血管不稳定患者开始150 ml/min。待稳定后可逐渐将血流速提至250 ml/min,透析液流速为500 ml/min,肝素用量有个体差异,一般首次剂量为0.5 mg/kg体重,有出血倾向者减少肝素用量或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有出血者选用无肝素透析。

    2结果

    易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2.1低血压

    低血压是HD中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40%,而在DN透析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我院统计为47%。其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并且不易控制。

    2.1.1原因 在每次透析中超滤速度过快。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率,或除水量超过干体重。合并冠心病、心肌病、心血管功能差者更易发生低血压。DN透析者大多数存在营养不良,约有50%患有胃轻瘫,会加重营养不良;因糖尿病患者有大量蛋白尿,致血浆白蛋白下降,由于透析中清除尿素、肌酐等物质,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与血管外液形成一个渗透压梯度驱使水分向组织间隙或细胞内转移,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下降,DN患者长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颈内动脉、主动脉压力等感受器对动脉血容量减少不敏感,心排血量和末梢血管阻力不能代偿性增加而致血压下降;使用生物相容差的透析器,可以激活补体,使白细胞黏附在肺毛细血管床上,造成低氧血症,也使血压下降。

    2.1.2预防 应用低温或高钠透析液,延长透析时间。选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透析器,准确评估千体重控制超滤速度;有心肺疾患者常规吸氧:改善贫血、低蛋白等营养状况:有严重低蛋白血症者,在透析中科输入血浆、白蛋白或706代血浆等胶体溶液,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对心源性低血压者,可予以强心药物和升压药物;改换透析模式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2.2高血压

    DN患者高血压发病对血容量率较高,透析的DN患者有20例血压升高,经过积极的饮食方式改善、药物控制、改变血液净化方式等,有15例血压降至正常,有5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压较高,较顽固,处理难度较大。

    2.2.1原因 主要有容量负荷增加,肾素分泌增多,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还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血钙、血管内皮素相关的血管收缩与舒张因子之间平衡失调、血管钙化等EPO的副作用。糖尿病患者的高血脂、动脉硬化以及高血糖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多。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都会使血压升高。超滤除水携钠可使肾素活性增强,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容易在透析过程中引起高血压。

    2.2.2预防 透析时调节透析液适当的钠钙浓度,排除引起高血压的其他因素;通过超滤达到干体重,使血压控制在满意水平;透析时避免输入高张溶液及胶体溶液;注意HD对降压药物的影响,按透析时对药物的清除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要慎用影响糖代谢及脂代谢的药物,要选用有减慢肾脏病进展,降低心血管风险,改善内皮功能,降低氧化应激等作用的药物,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3低血糖

    DN患者在透析时发生低血糖较多见,透析中血糖波动是DN患者一项独立危险因素。

    2.3.1原因 透析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强,透析可以清除胰岛素聚合物,改善胰岛素抵抗;肾功能进一步减损胰岛素清除与降解减少,需要量下降;部分患者患有胃轻瘫和肠道功能紊乱,再加上饮食限制,会加重营养不良,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透析时用无糖透析液。

    2.3.2预防 合理应用胰岛素,进食量明显减少者要减少胰岛素用量或不用胰岛素;透析2-3 h后适当进食,加强营养治疗;尽量不用无糖透析液。

    2.4感染

    主要合并的感染是肺部浆膜腔和败血症,合并肺部感染8例,腹腔感染4例,2例为化学性腹膜炎,2例为结核性腹膜炎,颈内静脉置管处感染2例;内瘘感染1例。

    2.4.1原因DN本身易合并感染,并且感染不易控制,长期进行HD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感染亦容易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T细胞功能进一步减退。

    2.4.2预防控制血糖,加强营养,改善贫血及提高免疫力;避免在同一内瘘部位进行反复穿刺,穿刺时要严格消毒: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尽量减少输血或不输血;定期接种免疫球蛋白。

    2.5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大约51%,其中8例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3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