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9年第1期
编号:12058381
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近况(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期
     [关键词] 穴位注射;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59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1(a)-016-03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进行性及侵蚀性的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多侵犯手、足、腕等小关节,如不给予适当治疗,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可引起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丧失,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祖国医学属痹症范畴。《素问·痹论篇》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及分类作了精辟的论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目前西医治疗RA 尚无特效方法,且长期服药毒性和不良反应较大。而中医药在防治RA 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与优势。穴位注射是针刺与药物注射相结合的一种外治疗法。现就近些年来有关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报道综述如下:

    1 穴位注射蜂毒注射液
, 百拇医药
    张少云[1]用蜂毒穴位注射治疗RA42例与肌肉注射30例对照,治疗组先做蜂毒变态试验,如无变态反应开始穴位注射。从小剂量开始,每穴0.25~0.50 mg ,根据病情和病人体质逐渐增量,最多可增至4 mg。15 d为1疗程,每日1 次,每次4~5穴。取穴根据辨证分型,采取循经取穴,局部配穴的原则。对照组蜂毒试验方法、剂量、疗程同治疗组,采用臀肌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9%,对照组有效率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庆祥[2]用蜂毒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急性发作期, 受累关节疼痛肿胀较甚, 在局部寻找压痛点。病情处于稳定阶段, 选用阳明经穴或相关经穴。近期控制8例,占13.3%;显效30 例,占50.0%;进步10例,占15.0%;无效12例, 占20.0%。丁丽玲等[3]用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尪痹34例与灯盏花注射液穴位注射34例对照,蜂毒穴位注射方法根据经络辨证, 以循经取穴和局部取穴为主,对照组采用灯盏花注射液穴位注射,取穴原则同治疗组。蜂毒注射液穴位组有效率为88.23%,灯盏花注射液穴位组有效率为61.76 % ,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吴小敏等[4]根据循经取穴,用蜂毒穴位注射,显效率22% ,总有效率94%。
, 百拇医药
    2 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2.1 单纯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

    高树良等[5]采用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与肌肉注射30例对照,穴注组取穴:对于病情较轻者,选用病变部位较明显处附近的穴位,对于肢体痿废瘫痪于床等重症患者可选上下肢关节处主要大穴及华佗夹脊、阿是穴。对照组肌肉注射剂量、疗程和穴注组相同。治疗组痊愈20例(40%),显效19例(38%),好转9例(18%),无效2例(4%);对照组痊愈5例(17%),显效10例(33%),好转10(33%),无效5例(17%),两组比较P<0.01。葛富培[6]选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痹证30例,取穴根据病情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邻近穴位。结果显效14例(46.67%),有效13 例(43.33%),无效3 例(10.00%),总有效率90.00%。姜鸣炜[7]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痹证,按配对分组,设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根据经络辨证,以循经取穴和局部取穴为主,对照组采用刺五加注射液,取穴及注射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 ,对照组有效率为60.0% ,经统计学处理 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2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结合针灸

    戴忠良等[8]采用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治疗RA,针灸取穴:主穴为足三里、膝阳关、外关、气海、血海、颔厌。配穴根据病情取穴。针刺后用艾灸治疗仪温和灸30 min。采用同针灸取穴一样的穴位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内注射,结果显效8例,占34.78%;有效13例,占56.52%,总有效率91.30%。

    2.3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结合电针

    刘芳等[9]采用电针配合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7例,与醋酸泼尼松龙和普鲁卡因混合液穴位注射治疗痹证39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81.1%),好转5例(13.5%);对照组治愈20例(51.2%),好转(2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2.4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配合热针
, 百拇医药
    管尊惠等[10]采用正清风痛宁针剂穴位注射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69 例,同时选择30例患者为对照。治疗组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采取循经取穴, 局部配穴,部分患者配合热针。对照组采用复方当归加VitB12穴位注射, 穴注方法及辅助治疗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 , 对照组总有效率80%,P<0.01,有统计学意义。

    2.5正清风痛宁穴位离子导入

    董建萍等[11]用正清风痛宁关节局部穴位离子导入,治愈率6.7% ,显效率50.0%。

    3 穴位注射蛇毒注射液

    韦嵩等[12]在中药基础治疗的同时以蛇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RA 顽固性肿32例疗效满意,根据关节肿痛程度和个数,随症选穴,一般选1~3 个穴位,关节肿痛数目较多者可多至5 个穴位。主要选穴如下,手部:外劳宫;腕部:中泉、外关;肘部:曲池、天井;肩部:肩髎、肩髃;膝部:内膝眼、外膝眼、委中;踝部:昆仑、照海、解溪;足部:陷谷、侠溪。
, 百拇医药
    4 穴位注射胸腺肽注射液

    余菲菲等[13]在辨证应用攻补兼施, 以具备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治疗的同时,又以胸腺肽穴位注射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共治疗62例。以胸腺肽20 mg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内关4 组穴位交替,总有效率为92%。

    5穴位注射聚肌胞注射液

    毛亚利[14]用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方法,取穴:主穴为肾俞、足三里,均取双侧,配穴则按“以痛为输”和局部循经取穴原则,常配四肢穴位有阳池、曲池、外关、肩髃、阳陵泉、昆仑等,轮流交替取穴,每次取主穴2个,配穴2~4个。临床控制7例,占23%;显效10例,占33%;好转8例,占27%;无效5例,占17%,总有效率84%。

    6穴位注射追风速注射液

    肖君等[15]以追风速注射液选取四肢穴位注射,总有效率100%。刘心莲等[16]用同法治疗,近期控制率30% ,总有效率95%。
, 百拇医药
    7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热痹灵

    杨承智等[17]病因辨证及循经取穴配合局部选穴,注射热痹灵,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毫针针刺组。

    8穴位注射野木瓜注射液

    黄智莉[18]采用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与口服西药消炎痛片对照组20例对比。穴位注射选取穴位以曲池、足三里为主穴,并配合病变关节局部取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8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9穴位注射复方制剂

    房晓宇等[19]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380 例。药液配制:黄瑞香注射液2 ml、天麻注射液2 ml、祖师麻注射液2 ml、骨肽注射液2 ml、2%利多卡因2 ml。取穴主穴为肩髃、曲池、足三里,配穴为外关、昆仑。结果治愈98 例(25.8%),显效226例(59.5%),有效48例(12.6%),无效8例(2.1%)。郑氏等[20]采用正清风痛灵、骨灵、VitB12混合液注射病变局部穴位,总有效率92.8 %。张俊莉[21]等选用督脉经穴,选择注射丹参、当归、祖师麻等,108 例临床治愈56例,显效40例。, 百拇医药(梁 昊)
1 2下一页